廉政在线组工干部是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执行者,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党的建设质量。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对组织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锤炼“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过硬品格,既是组工干部的自我修养之道,更是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三者辩证统一、互为支撑,共同构成新时代高素质组工干部的核心素养体系。
坚持“眼界宽”,以全局视野把舵定向,在勤学善思中提升格局。“眼界宽”是政治站位与战略思维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要跳出“组织工作一亩三分地”的局限,将干部选任、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审视,在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中心任务中找准坐标;另一方面要打破“经验主义”的桎梏,既立足当下破解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研判趋势。在干部梯队建设中既考虑“眼下能用”,更谋划“未来所需”,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理论学习中“补钙壮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第一议题”学习、专题研讨等机制,把握“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基层实践中“蹲苗历练”,要主动下沉改革发展一线,在乡村振兴、项目攻坚等重大任务中“解剖麻雀”,通过“沉浸式”调研掌握群众需求、干部状态、人才短板,把“纸上蓝图”转化为“实践路径”。在对标先进中“取长补短”,对标全国组织工作创新案例,学习数字化干部管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先进经验,破除“路径依赖”,积极推动本地组织资源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
坚持“思路宽”,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在守正出新中激发活力。“思路宽”的关键是突破“惯性思维”,以系统性、创造性方法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守正即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根本原则不动摇;创新则需在机制、载体、手段上求突破,面对“干部能上能下”改革难点,既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又要探索“容错纠错”“激励关怀”等配套机制,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在干部工作中“精准画像”,改变“唯票、唯分、唯GDP”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德能勤绩廉”+“专业素养”+“群众口碑”的立体考核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干部履职轨迹,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在基层党建中“融合赋能”,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封闭循环,推动“党建+网格治理”“党建+产业链”等融合模式。在人才工作中“靶向施策”,针对“引才难、留才难”问题,既优化“政策包”,更打造“服务链”,同时破除“四唯”倾向,让“土专家”“田秀才”与“海归博士”享有同等发展机会。
坚持“胸襟宽”,以豁达气度凝聚合力,在公道正派中树立形象。“胸襟宽”是组工干部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做到“三心”,坚持“公心”为本,在干部选拔中坚持“一碗水端平”,不为人情关系所困,不搞“小圈子”“小团体”;“耐心”为基,对待干部成长“既看显绩也重潜绩”,允许“试错”“容错”,不搞“一刀切”“简单化”;“诚心”为要,对上级敢讲真话、对同事坦诚相待、对群众热情服务,以“透明化”工作赢得信任。要甘当“人梯”而不“妒贤”,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作为最大成就,老组工干部“桃李满天下”却“深藏功与名”,在年轻干部成长中主动“搭台子”“压担子”,不与下属争功劳、不与同事抢风头。容人“差异”而不“求全”,理解干部性格、能力的多样性,对“锋芒毕露”的创新型干部多包容,对“沉稳务实”的实干型干部多支持,对待改革中出现的失误,既划清“底线”也给出“空间”,避免“一棍子打死”。坚守“公道”而不“徇私”,在民主推荐、考察谈话中“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效”,不搞“暗箱操作”,让“选出来的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三宽”品格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组织工作的“活力之源”。唯有以眼界宽把方向、思路宽破难题、胸襟宽聚合力,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担当,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中共乐陵市委组织部: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