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自找苦吃’,苦中作乐,苦有所得。”这句寄语为青年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方向。青年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当主动跳出“舒适区”,在“苦”中淬炼意志、增长才干、践行使命,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于“基层淬炼”中吃“磨砺之苦”,筑牢成长根基。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年干部成长的“练兵场”。有的青年干部初到基层便心生畏难,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处理复杂矛盾,总想“绕道走”“挑轻活”。然而,所谓“磨砺之苦”,正是成长的“营养剂”。主动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听懂“土言土语”里的民生诉求;主动接手信访调解、项目攻坚等“硬骨头”任务,在反复打磨中才能练就“绣花功夫”。青年干部唯有不避“琐事”、不惧“难事”,在基层的风雨中“墩苗壮骨”,才能褪去“书生气”、增添“泥土香”,夯实干事创业的根基。
于“攻坚破局”中吃“钻研之苦”,提升成事本领。当前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青年干部若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在“钻研之苦”中补短板、强本领。现实中,部分青年干部面对技术瓶颈、产业转型等难题时,要么依赖“老经验”,要么坐等“上级指令”,缺乏主动钻研的劲头。真正的成长,藏在啃书本、钻业务的坚持里,躲在向专家学、向实践学的谦逊中。从数字经济的规律探索到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从应急处突的方案完善到服务企业的政策解读,青年干部唯有沉下心来深钻细研,把“问号”拉直、把“难点”突破,才能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练就担当作为的“硬核”本领。
于“坚守初心”中吃“自律之苦”,永葆政治本色。青年干部身处成长关键期,面临的诱惑更多、考验更直接,“自律之苦”是抵御风险的“防火墙”。“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一些年轻干部之所以在成长路上“栽跟头”,根源在于没能守住自律底线,在小事小节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律之苦”,苦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苦在主动远离“小圈子”“人情债”,苦在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青年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管好自己的言行、管住自己的欲望,在名利面前不心动、在考验面前不退缩,用一辈子的坚守,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