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集中体现,犹如航标,指引着干部的从政方向,影响着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为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锚定了根本遵循,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政绩观,不仅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检验,更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迫切需要。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坚守初心使命、造福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利益置顶。新时代十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一系列民生奇迹,无不是正确政绩观的生动实践。当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党员干部唯有将人民置顶,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当作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不负人民重托,赢得人民信赖。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正确的政绩观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紧密相连。过去,部分地区和干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导致发展不可持续,人民群众获得感不强。如今,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等成为时代强音。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挖掘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锤炼党性修养、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一个党性坚强的干部,必然能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坚守政治原则,摒弃私心杂念,秉持正确的政绩观。反之,党性缺失,就容易被个人私欲蒙蔽双眼,陷入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泥沼,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要时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以坚强党性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坚实保障。(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赵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