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减”促“加”为基层减负赋能
时间 :   2025-08-26 19:3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臻烨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的基层减负制度规范。该《规定》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减负长效机制,对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也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学习领会并做好减负“加减法”,不仅能为干部赋能、为事业增彩,更能推动改革落地,为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筑牢基础。


减虚功,加实绩,树实干导向。要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当率先垂范、发挥“头雁效应”,需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领导方法上深挖根源、狠抓整改,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要站稳人民立场,牢固树立并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扭转基层工作风气,推动基层干部回归服务民生的工作本源;要强化作风建设,以 “零容忍” 高压态势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公开通报曝光,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好作风蔚然成风,持续为基层减负、为事业赋能。


减事项,加效能,完善体制机制。要强化源头治理,在政策文件的起草制发环节,同步进行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查,避免在政策文件的源头上就出现不符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的情形。要优化考评体系,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和方式,以考准考精考实为出发点,用好考核“指挥棒”,减少考核频次,防止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要厘清权责体系。明晰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既给责任也给权力,做到责权一致、责能一致,形成高效运转的基层合力。


减负担,加速度,强化科技赋能。以数字化改革破解基层事务“多头跑、重复干”痛点,通过搭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保、综治等领域数据,替代基层干部手工填报、多头报送的传统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以从根源减轻事务性负担,同时打通跨部门数据共享壁垒,将社保办理、低保审核等流程由“线下串联” 转为“线上并联”,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办事环节助力基层工作提效增速;这种“科技+减负”模式,既让基层干部脱离繁琐数据整理,有更多精力深入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又能依托大数据(如智慧社区平台)精准捕捉独居老人照料、留守儿童关爱等民生需求,实现服务资源精准对接,最终推动基层减负落地见效,让基层工作兼具“轻装上阵”的轻松与“高效服务”的底气。


减压力,加动力,激发干事热情。要切实剥离基层不必要的报表填报、会议台账等事务性负担,砍掉无实质意义的检查考核,让干部从“文山会海”“材料迎检”中解脱出来,卸下“事务重负”;同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优化激励保障举措,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注入“干事动力”。这样一减一加,既能消除基层干部的“思想包袱”,更能点燃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热情,让大家有精力沉到一线听民声、解民忧,有底气聚焦主业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与赋能的双向发力,让基层工作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实干撑腰,做好基层减负“加减法”,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减负赋能,必将更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切实凝聚起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惠水县林业局:周臻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