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组织工作百年壮阔史诗,彰显着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闪耀着公道正派的职业光芒、浸润着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镌刻着求实创新的精神图谱。作为新时代青年组工干部,我们当以百年部史为镜,努力将“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的十六字部风熔铸于心、见诸于行,在赓续传承中谱写青春华章。
擎举“信仰火炬”,在薪火相传中淬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翻开山东组织工作百年长卷,从王尽美、邓恩铭等先驱播撒革命火种,到一代代组工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对党忠诚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灵魂主线。这份忠诚,扎根于“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沃土,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是照亮前路的灯塔。作为新时代青年组工干部,我们身处伟大时代,更需将“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内化为最坚定的政治信仰、外化为最自觉的实际行动。要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中铸魂固本,在践行沂蒙精神中厚植为民情怀,在复杂严峻的斗争考验中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政治定力。唯有信仰如磐、忠诚如铁,才能在时代洪流中把稳思想之舵,确保组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破浪前行。
校准“行为标尺”,在履职尽责中践行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百年部史中,无数前辈以“安专迷”的匠心,在干部选任、基层党建、人才工作中,将“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奉为圭臬。他们深知,每一次精准的考察、每一份客观的评价,都关乎事业兴衰、人心向背。选贤任能是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责,更是全体组工干部共同的使命担当。青年一代作为组织工作的新生力量,尤其需要涵养“一泓秋水照人寒”的清澈境界,自觉接过前辈手中公平公正的标尺。要敢于坚持原则、较真碰硬,在细微处见真章,于无声处显担当,以“正人先正己”的自觉,将严谨细致、公道正派融入血脉,让公平公正的阳光照亮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筑牢组织根基。
涵养“清风正气”,在自我革命中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组织部门岗位特殊、责任重大,组工干部往往被“高看一眼”,更须常怀“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百年风雨征程,一代代山东组工人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高度自觉,恪守清廉底线,从革命先辈的舍生取义,到如周明金同志“不搞特殊、不谋私利”的铁律作风,无不彰显着组工人“清风两袖朝天去”的高洁风骨。青年干部作为组织工作的“生力军”,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要以党章党规为镜鉴,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案例为警醒,常念“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紧箍咒。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人淡泊、业磅礴”的境界中涵养沂蒙精神的纯粹无私,以“立如青松、韧如翠柳”的清风傲骨,抵御诱惑、守住清白,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夯实“担当基石”,在攻坚克难中砥砺求实创新的实干精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组织工作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回望百年,从烽火岁月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年代,山东组工人始终以“挑山工”般的韧劲,默默耕耘在党建、干部、人才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甘当“铺路石”,勇啃“硬骨头”,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身处新时代,面对新挑战新任务,青年组工干部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争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要聚焦主责主业,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准坐标,在破解组织工作难题中勇于创新,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效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标准,练就敢担事、能扛事、善成事的“宽肩膀”和“硬脊梁”,把每一项工作都干成精品、干出实效。
百年部史是精神富矿,十六字部风是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接棒人”,我们当以“赶考”的清醒、“只争朝夕”的拼劲,从部史中汲取智慧,奋力将优良部风转化为建功立业的青春实践,为强国复兴贡献组工新力量!(济宁市汶上县委组织部:顾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