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奔涌不息,伟大事业征途如虹。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精神风貌与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当前,“躺平”心态作为一种消极避世的暗流,与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背道而驰。年轻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拒做“躺平者”,勇当“有为人”,在思想、能力、行动上实现深刻蜕变,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淬炼思想,破“不想干”之冰,铸“我要干”之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破冰必先破思想之冰。“不想干”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不够牢固、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奋斗精神稍显疲软。部分年轻干部或在琐碎工作中消磨了激情,或在困难挑战前滋生了畏难,或在不良风气影响下产生了惰性,甘当“佛系干部”,安于“舒适区”。破除这一坚冰,关键在于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年轻干部应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激发“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责任感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化被动应付为主动进取,让思想的灯塔照亮实干的前路。
锤炼本领,破“不会干”之困,成“善于干”之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会干”“不善干”是能力恐慌的表现,是担当重任的梗阻。新时代新征程,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单凭一腔热情远远不够,必须拥有破解难题的高强本领。年轻干部应克服“本领恐慌”,保持“空杯心态”,下足“绣花功夫”,在干中学、学中干。既读“有字之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基础知识;更要读透“无字之书”,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磨炼、增长才干,真正成为履职尽责的行家里手,做到“逢山能开路,遇水能架桥”。
淬火担当,破“躲着干”之怯,砺“抢着干”之勇。“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职责所系。“躲着干”的本质是缺乏斗争精神和责任担当,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这种“鸵鸟心态”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贻误事业发展。年轻干部要焕发“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要发扬主动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危机挑战敢于挺身,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努力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张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