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字字强劲、句句着实,掀起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之变;党的二十大对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再部署、再推进,释放“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从“徙木立信”开篇破题,到“不信东风唤不回”持久攻坚,再到“成风化俗”向纵深叫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以刀刃向内的韧劲刮骨疗毒,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动真碰硬,持续推动党内政治生态向善向好。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语自《论语·季氏》《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也以此规范言行。追求善、实践善,是要见到好的则钦慕向往,唯恐自己赶不上,见到恶的则深恶痛疾,像手伸入锅中触碰沸水般迅速远离。对于干部而言,要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时刻保持充电蓄能的本领恐慌和“心如明镜台”的政治定力。同时,常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实绩实效检验初心使命,练就一副“金刚不坏”“刀枪不入”之身。
持以“履冰临渊”之态,探汤之戒常在,强化“触烫即痛”的惩戒。“履冰临渊”绝非畏首畏尾、束手束脚,而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政治智慧,既要如履薄冰般慎微慎权,又要如临深渊般知止知戒。而“触烫即痛”是因为腐败和作风问题如同“温水煮蛙”,一旦失去痛感,便会积重难返。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成为“铁规生威”的典范,正是因为无论是“舌尖上的浪费”还是“车轮上的腐败”,一经触碰,必受惩处,严肃明晰纪律不是“橡皮筋”而是“高压线”。“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党员干部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筛子”一般对照“面子工程”“一刀切”“文风会风不正不实”等具体问题,边学习边检视、边查摆边整治,把日子过紧、把工作干细。此外,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统筹整合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各类监督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节点,深挖“风腐一体”问题,以案促改促治,把严规铁令内化为党的意识和党性觉悟,外化为不变形走样的行为规范和不打折扣的行动自觉,而非“雨过地皮湿”。
葆有“跬步千里”之志,笃行之道常新,涵养“求善逐善”的作风。改革攻坚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民生改善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温度,事业发展需要“功在不舍、久久为功”的定力,干部既需要有“畏”的清醒,更要有“为”的担当。反观当下,有的干部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有的追求“短平快”政绩,热衷“造盆景”工程;有的调研变“调演”,走访变“走秀”。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要破除“躺平”心态,树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能力上要练就“六边形”“多接口”的真本事,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响亮回应民生关切。同时,要用好考核“指挥棒”,让“实干家”得重用、“老好人”没市场、“作秀者”现原形。(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李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