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省则是党性修养的必修课程。古语有云:“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深刻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和自我约束的高度重视。当前,党始终秉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定信念,深入贯彻和学习八项规定精神,这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也是锻炼青年干部作风的重要途径。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鲜血液和未来接班人,既是八项规定精神的继承者,更是其深化落实的实践主体。若部分青年干部自初始阶段便存在价值观偏差,便会滋生私欲,最终导致违反纪律甚至触犯法律。反腐倡廉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防患于未然,确保八项规定精神在所有干部心中时刻警醒。
以“知”为引领,在理论学习中校准思想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引用王阳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深刻阐释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破除形式主义之弊。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青年干部应努力平衡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与学思践悟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学用脱节问题,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基层调研中,不难发现存在“打卡式学习”、“痕迹主义”等不良现象。部分青年干部仅追求完成工作中的“硬指标”,忽视且拒绝深挖问题背后的“软指标”,导致问题解决仅停留在表面,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形式主义的表现,严重违背了八项规定的精神。青年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实干为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实干动力,确保八项规定的精神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以“省”为要,在对照检查中祛除作风顽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小事做起,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领导干部应以“向我看齐”的态度,倾听意见、正视问题、严格自律、加强督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青年干部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尚需加强。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的严重性,牢记“腐败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警示。要从拒绝“一顿饭、一杯酒、一张卡”等看似细小的事务做起,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警惕“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青年干部应常怀敬畏之心,对人民、对组织、对道德底线保持敬畏。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纪律的底线。青年干部要坚持从细微之处加强自我修养,从日常点滴中磨练品质,在持续的严格要求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情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以“改”为实,在知行合一中展现新风貌。《礼记·大学》中早已阐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表明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必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自我革新,日新其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再诠释:“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作风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新的挑战不断出现,青年干部必须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运用数字化手段,积极采用“互联网+”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训练AI技术,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同时也要主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主动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并迅速响应和解决,进一步拉近干群“鱼水情”,维护政府好形象。世界在不断变化,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挑战,青年干部应当站在创新探索的最前沿,不断改进、优化工作方法,争做“先驱者”、“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新风貌。(嘉祥县委组织部研究室:秦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