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学研治”之笔,勾勒八项规定“清风新卷”
时间 :   2025-05-23 18:0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亚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全党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组织需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主动扛起政治责任,率先落实学习教育,将学习、调研、治理协同推进,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融入日常,常抓不懈,以作风转变推动发展质量提升。


深学细悟铸根基,让理念从“入耳”到“铸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贯彻八项规定精神,首要在于学深悟透,力戒表面功夫。部分单位把学习教育简化为宣读文件、抄写笔记,看似热闹,实则未触及灵魂;部分干部对规定要求置若罔闻,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隐形变异问题毫无察觉。要打破“学用脱节”困境,需将学习教育与常态化党纪学习教育、岗位职责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重温“半条棉被”“延安窑洞”等故事中感悟初心,在剖析典型案例、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时筑牢思想防线。当学习从“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寻”,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真正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与价值认同。


精准调研破难题,使问题“现形”更“明责”。“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自查之勇。”作风问题隐蔽且反复,只有勇于“刀刃向内”,才能揪出“真问题”、找准“关键处”。现实中,少数干部查找问题时“隔靴搔痒”,自查时避重就轻,只提“学习不够”“能力不足”等宽泛问题;查他人时蜻蜓点水,不敢动真碰硬。这种“假自查”“浅调研”,本质是缺乏自我革命精神。真正的“研”应精准如“CT扫描”——既要关注会议文件是否精简,更要审视服务群众是否用心;既要检查超标接待是否杜绝,更要留意“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否反弹。比如,有的单位开通“作风问题随手拍”平台,让群众成为“监督员”,倒逼干部主动查摆“衙门习气”“官僚做派”。只有将“研”的功夫下在群众意见、工作短板、作风细节中,才能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初心“拨云见日”。


标本兼治抓到底,促成果“落地”且“生根”。“行胜于言,质胜于华。”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最终要体现在“治”的实效上。若“查归查、治归治”,问题清单沦为“应付清单”,再好的学习教育也会流于形式。改进作风要像“拧螺丝”一样,一环紧扣一环,针对“门好进、事难办”等服务短板,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行销号管理;针对“不吃公款吃老板”“收送电子红包”等新动向,完善制度“补丁”,扎紧监督“篱笆”。例如,有的地方将整改成果纳入干部考核,对“纸面整改”“敷衍整改”严肃问责,树立“整改不力就是失职”的鲜明导向。更关键的是,要将“治一时”与“立长久”结合,从超标接待等“显性问题”深挖思想根源,从“指尖减负”等具体举措中提炼可复制经验,让作风建设在“破与“立”中形成长效机制。(中共菏泽市定陶区委组织部:王亚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