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秋冬季节,风高物燥,山林间的枯枝落叶如同“易燃品”,森林防火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这场关乎生态安全、群众利益的“保卫战”,既需要专业力量的科学防控,更离不开广大党员的先锋引领。从进山路口的值守点到深山密林的巡护路,从防火知识的宣传台到应急处置的第一线,党员的身影始终是秋冬森防战场上最亮眼的“红色标识”,他们以责任为盾、以行动为矛,为绿水青山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党员带头让责任担当成为森防“信号灯”。“我是党员,我先上!”在秋冬森防的关键时期,这句铿锵有力的承诺,成为无数党员的行动自觉,党员主动“认领”责任区,在村庄、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党员防火岗”,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讲解防火知识,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森防的重要性,也带动更多人主动加入到防火队伍中。
党员带头让务实行动成为森防“防火墙”。森防工作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实打实的行动、硬碰硬的担当,在农事用火较多的阶段,不能简单“禁止”,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范的方式,如:祭祀高峰期,党员们在服务站为村民提供电子蜡烛、鲜花等环保祭祀用品,引导村民文明祭祀;在农事季节,提前规划集中用火区域,做好防火隔离带,派专人现场监管,既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又消除了火灾隐患,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调度人员处置,让火灾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党员带头让长效机制成为森防“稳定器”。秋冬森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久久为功,广大党员不仅在应急防控中冲锋在前,更在机制建设中主动作为,推动森防工作从“临时应急”走向“常态长效”,召开党员、群众大会,推动村里制定森林防火进入《村规民约》,将防火责任、奖惩措施等写入其中,通过村民大会表决通过,让防火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了秋冬森防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长期守护山林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更是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秋冬森防工作,关系到生态安全的底线,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广大党员作为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既是森防政策的“宣传员”,也是防控行动的“排头兵”,更是长效机制的“推动者”。在这个秋冬季节,党员们要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守护每一片山林、每一寸绿色,让生态安全线更加牢固,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保障。(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邓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