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性是立身的基石,实践是检验的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理论武装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唯有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贯通起来、一体推进,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答好理论武装深化卷,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学思想是理论武装的前提,要在“学深悟透”中筑牢思想根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武装的核心内容。党员干部深化理论武装,首先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就是要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其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怎么学”就是要杜绝浅尝辄止的“快餐式”学习、装点门面的“表演式”学习,沉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领会这一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新时代伟大实践贯通起来。只有真正学出政治忠诚、学出理论清醒、学出能力本领,才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强党性是理论武装的核心,要在“淬炼升华”中永葆政治本色。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理论上的坚定是党性上坚定的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蕴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更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要求。深化理论武装,本质上是一个以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党性修养的过程。党员干部要以理论学习为契机,常照思想之镜、常思党性之要,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把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统一起来。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方面的突出问题。无论是面对权力诱惑还是利益考验,都要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让党性在理论滋养中不断淬炼升华。
重实践是理论武装的关键,要在“知行合一”中检验学习成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理论武装的成效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新征程上,我们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这更需要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动力。深化理论武装,绝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而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焦点,用理论指导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立足岗位实际担当作为,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第一线、急难险重任务前,主动挑重担、啃硬骨头,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推动工作的实绩上。只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共同构成了深化理论武装的完整闭环。新征程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以“挤”和“钻”的精神抓学习,以“严”和“实”的态度强党性,以“闯”和“干”的作风重实践,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贵州省从江县林业局:杨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