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激活“银发智库”:让“退二线”干部焕发“第二春”
时间 :   2025-10-15 18:2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佳琦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干部管理体系中,“退二线”干部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他们因年龄、身体或岗位调整等原因从领导职务退下,但仍保留相应待遇,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这部分干部阅历丰富、经验深厚,是组织的宝贵财富。他们能够帮助单位培养优秀型人才,实现人才梯队的有机更新,同时还能够助力组织实现科学决策,为事业发展提供不断动力。但若不在思想认识和制度保障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这些干部就会容易产生“躺平”的心理,导致年轻干部在摸索中成长缓慢,中年干部产生极其恶劣的示范效应,从而助长“人走茶凉”的功利风气。因此组织上要真正用好这批“智慧宝藏”,在工作岗位上永葆初心,继续作为。


加强思想引导,续写“领航人”精彩荣光。许多干部从领导岗位退下后,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工作热情有所减退。组织上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通过谈心谈话、专题座谈等方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退二线”的意义。“退二线”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要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组织要对他们过往的工作业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其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视为组织的宝贵财富,主动承担起培养新人的责任。同时,要营造尊重前辈、崇尚经验的良好氛围,邀请他们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重点项目论证,让其始终感到自己是“局内人”而非“旁观者,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发光发热的内在动力。


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智囊团”轻装上阵。当前,在一些单位,“退二线”几乎成了“半退休”,部分干部抱着“守摊子、等退休”的心态。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一套清晰的价值衡量标尺,导致贡献多少看不见、干得好坏说不清,最终挫伤了积极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退二线”干部的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将其纳入干部日常管理体系,定期听取工作汇报,邀请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保持组织联系不断线。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将年轻干部“传帮带”成效和履职尽责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实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表彰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坚持严管厚爱,系牢“连心桥”信任纽带。“严”是责任所在,确保管理不缺位;“爱”是组织温情,保障关怀不断线。唯有二者结合,方能实现干部管理的最大效能。对于“退二线”干部,既要以日常考核标准严格要求,将考核评价与工作督查落到实处。针对“躺平式”干部通过谈话、提醒等方式进行干预,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也要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落实各项待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其本人或家庭遇到重大困难时提供“一对一”的优先帮扶,确保其事有人管、难有人帮、待遇有人能落实。通过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方式引导其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确保“职务下线”的干部“责任在线”、“价值在线”、“初心在线”。(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张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