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以流水之姿践干部之责——青年干部当守“不争先”之心,求“不绝”之力
时间 :   2025-09-28 19:1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江文贤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句蕴含东方智慧的古语,以灵动的自然意象揭示出深刻的成长哲理。流水不争一时之速,不逞片刻之强,却能以持续不断的奔涌,穿峡谷、越平原,终成江河奔海之势。对于新时代青年干部而言,这句古语恰是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在干事创业的征程中,当摒弃急功近利的“争先”浮躁,涵养久久为功的“不绝”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书写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答卷。


青年干部当以流水“不争先”的清醒,摒弃“速成心态”,在沉淀中打牢成长根基。流水之所以能滔滔不绝,源于其在源头处默默积蓄,在蜿蜒中不断涵养,从不急于在浅滩处争一时之快。反观当下,部分青年干部刚走上岗位便急于“出成绩”“被看见”,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短期效应”,有的在基层岗位上“坐不住、待不住”,总想着“一步登天”。这种“争先”的浮躁,本质上是对干部成长规律的违背,是对岗位职责的误解。正如“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数十年,起初无人知晓她的付出,她也从未与他人争“曝光度”“荣誉称号”,只是日复一日地走访贫困家庭、劝说失学女孩,在默默沉淀中搭建起女子高中的“希望之桥”,最终用十几年的坚持改变了上千名女孩的命运。青年干部的成长,亦如建楼筑基,唯有摒弃“速成”幻想,沉下心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俯下身子调研基层实情,耐住性子处理群众难题,在“不争先”的沉淀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才能为后续的“滔滔不绝”筑牢根基。


青年干部当以流水“不绝”的韧劲,扛起“担当之责”,在坚守中创造长远价值。流水的力量,不在于瞬间的奔涌,而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向前,即便遇到岩石阻挡,也能迂回绕开、继续前行,最终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对于青年干部而言,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矛盾、艰巨的任务,更需要“不绝”的韧劲去攻克难关、坚守初心。“时代楷模”黄大发,带领村民在悬崖上凿渠,这一凿就是36年。期间,有人因艰苦而退缩,有人因质疑而反对,但黄大发从未放弃,他用“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韧劲,带领村民一锤一钎地凿,最终建成了全长9400米的“生命渠”,解决了草王坝村世代缺水的难题。青年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的一线,难免会遇到“硬骨头”“拦路虎”,此时若缺乏“不绝”的韧劲,很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在挫折面前消沉。唯有像流水般保持持续向前的定力,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成长的契机,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担当的考验,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以“滴水穿石”精神久久为功,才能在坚守中破解发展难题,在持续奋斗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长远价值。


“不争先”是青年干部的成长智慧,“不绝”是青年干部的担当底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更应读懂“流水”的深意,既要放下“急于求成”的焦虑,在沉淀中夯实基础;又要扛起“久久为功”的责任,在坚守中奋勇前行。唯有如此,才能如滔滔流水般,在为民服务的征程中持续奔涌,在推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最终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院上镇人民政府:江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