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载春华秋实,七十六载风雨兼程。在新中国迎来76周年华诞的光辉时刻,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我们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从内忧外患、一穷二白到屹立东方、走向复兴,这部气壮山河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艰辛与奋斗,每一步都印证着信仰与力量。
于危亡中奋起,在血火中重生,铸就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不朽丰碑。“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面临“覆屋之下,漏舟之中”的存亡危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最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肩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毛泽东同志曾豪迈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大革命洪流中,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铁骨;土地革命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抗日战争烽火里,党作为中流砥柱,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解放战争硝烟中,“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彻底革命精神,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伟大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在探索中前行,于挫折中奋起,奠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基业。“一唱雄鸡天下白”,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对的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严峻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开始了建设新社会的伟大探索。我们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彭德怀同志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随后,党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我们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邓小平同志曾总结道:“我们毕竟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期间,涌现出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无数英雄模范,形成了“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时代精神。这段历程充满艰难险阻,但党领导人民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独立自主、艰苦创业,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宝贵的经验基础,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凭解放思想破冰,以开拓创新扬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领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特区设立到全方位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深刻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七十六载砥砺前行,见证了一个政党与一个民族的血肉相连、命运与共;七十六载沧桑巨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关键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站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东辛店镇人民政府: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