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党员培养作为基层战斗堡垒的关键抓手,要创新实施靶向培训模式,着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后备党员队伍,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
一、精准摸排“画准像”,破解“培训无方向”难题。
基层后备党员发展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调研组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通过“支部荐、群众评、实地看”三维联动的方式,全面掌握后备党员队伍发展条件和情况,重点梳理出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基层治理经验不足、服务群众能力欠缺等共性问题,以及农村党员产业发展知识匮乏、社区党员应急处突能力薄弱、企业党员党建业务融合不深等领域性短板,建立“一人一档”靶向培训方案,破解培训难题。
二、分类施教“配好餐”,解决“内容不对味”问题。
针对不同领域后备党员特点定制培训“菜单”:在农村领域,开设特色产业种植、乡村治理政策解读等课程,邀请“土专家”“田秀才”“五老人员”现场授课;在社区领域,设置矛盾调解技巧、智慧社区建设等专题,组织到先进社区实地观摩;在企业领域,开展“党建 + 生产”融合培训,邀请党建指导员与技术骨干联合教学。同时,创新“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利用“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等线上平台推送微课程,线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周末课堂”,确保培训全覆盖、无遗漏。
三、健全机制“保长效”,杜绝“培训一阵风”现象。
建立“周跟踪、月调度、季考评”管理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工作督查、群众测评等方式,动态掌握后备党员培训成效。将培训表现与评先评优、后备干部推荐挂钩,对表现突出的优先纳入发展对象,对不达标的及时“回炉补课”。同时,定期开展培训“回头看”,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优化培训方案,推动靶向培训常态化、长效化。
后备党员作为基层工作骨干、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强化后备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打造一支能吃苦、敢担当、有理想、肯奋斗的年轻党员干部队伍,为建强基层堡垒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党建工作办公室:石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