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系统观念,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锻造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先锋队伍。体系化建设关键在于“怎么做”,需要从组织构建、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监督保障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环环相扣、有机统一的建设体系。
一、健全组织体系,筑牢队伍建设的“桥头堡”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必须首先夯实组织基础。 一要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全面覆盖。坚持应建尽建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确保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基层单位,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新兴业态、新型社会组织、互联网平台等领域,要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功能型党组织等,消除组织覆盖“空白点”,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纳入组织的有效管理。 二要提升组织效能,激发内部活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支部书记履职能力,使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坚强堡垒,成为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核心。 三要强化组织关怀,凝聚党员人心。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关爱党员,特别是要帮助解决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
二、完善教育管理体系,拧紧思想行动的“总开关”
党员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是中心环节。必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全周期的教育管理体系。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通过集中培训、理论宣讲、在线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深刻领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二要严格党员发展,保证源头活水。坚持政治标准,严格发展程序,严肃纪律要求,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落实政治审查制度,严把入口关,确保新党员质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 三要加强日常管理,促进作用发挥。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特点,提出差异化要求。完善党员积分管理、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制度,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畅通党员出口,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
三、强化监督保障体系,拉紧纪律规矩的“高压线”
严明的纪律和有力的保障是党员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要严格纪律约束,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肃查处党员违纪违法问题,保持党员队伍清风正气。 二要完善民主监督,保障党员权利。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激发党员参与党内监督的积极性。 三要压实工作责任,提供坚强保障。健全党委抓、有关部门协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为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财物保障。
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在“怎么做”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健全组织、严格管理、搭建平台、强化监督,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使我们党的队伍更加坚强有力,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夏格庄镇:张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