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传来一声巨响,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铁轨并嫁祸中国军队,随即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这起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开端,史称“九一八事变”。短短4个多月里,东北全境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山河破碎的苦难自此笼罩中华大地。
铭记九一八,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节点如丰碑般矗立,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伤痛,“九一八”便是这样一道镌刻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印记。铭记九一八,首要之义便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定守护——这不仅是回望过去的态度,更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根基。历史真相是民族的“集体记忆芯片”,丢失了真相,便丢失了民族的根与魂。“九一八”事变带给中华民族的伤痛刻骨铭心,而对真相的坚守,正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敬畏,对遇难同胞最好的告慰。今天的我们,唯有牢牢守住“九一八”的历史真相,才能在回望中明晰来路,在铭记中凝聚力量,让历史的教训成为指引未来的明灯,确保苦难不再重演,山河永葆安宁。
铭记九一八,是对遇难同胞的告慰。历九十余载岁月流转,“九一八”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在劫难中逝去的同胞,始终是中华民族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铭记九一八,以庄重的缅怀与深切的追思回望历史,便是对无数遇难同胞最真挚的告慰。对遇难同胞的告慰,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铭记与行动。每年九月十八日的防空警报声,是对逝者的深切呼唤;历史场馆里静静陈列的遗物,是与先辈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代代相传的历史故事,是对苦难与抗争的永恒铭记。唯有将这份缅怀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民族的尊严愈发坚定,让国家的根基愈发稳固,才能告慰那些在“九一八”事变中逝去的同胞:你们的苦难我们从未忘记,你们的希望我们已然实现。
铭记九一八,是对时代责任的担当。每年九月十八日,防空警报划破长空,既是对历史伤痛的回望,更是对当代国人的无声叩问。“九一八”事变留下的不仅是民族的创伤,更沉淀为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铭记这段历史,从来不是沉浸于过往的苦难,而是要从伤痛中汲取力量,以实干担当回应历史的考验。历史的接力棒已然传到我们手中,“九一八”的伤痛不应成为前行的包袱,而应化作担当的动力。铭记这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扛起责任——扛起建设强国的责任,扛起守护和平的责任,扛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当我们以实干笃定前行,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愈发挺拔,当我们用奋斗铸就复兴伟业,让和平之花在神州大地永续绽放,便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最好回应,更是对时代责任的圆满作答。
铭记九一八,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忘战必危”的教训;缅怀先烈,不是为了沉溺悲痛,而是为了传承“匹夫有责”的担当。当五星红旗在阳光下猎猎飘扬,当中国以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更应牢记:唯有自强不息,方能守护山河无恙;唯有众志成城,方能避免历史重演。这便是对九一八事变最好的纪念,更是吾辈肩负的永恒之责。(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梁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