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把“绣花功夫”落细落实
时间 :   2025-09-22 17: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安娜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幸福温度的“神经末梢”。做好社区治理工作,既不能靠“大水漫灌”的粗放式管理,也不能凭“拍脑袋”的主观决策,唯有像绣娘绣花般精益求精,把“绣花功夫”落细落实,才能绣出基层治理的美好图景。


打磨基层治理能力的“绣花针”。绣花先有针,治理先强能。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社区工作队伍,就是穿起治理脉络的“绣花针”。要选优配强社区“领头雁”,通过专题培训、轮岗锻炼、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社区工作者政策理解、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的能力,让他们既能“穿针引线”协调资源,又能“飞针走线”服务群众,在家长里短中理出治理头绪,在琐事烦事中架起连心桥梁。


用好多元协同的“穿针法”。绣花讲究“一针一线连成片”,社区治理同样需要凝聚多方合力。单靠社区“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必须用好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协同“穿针法”,把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搭建“议事厅”“恳谈会”等协商平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商户从“局外人”变成“合伙人”,形成“社区吹哨、各方报到”的共治格局,让治理的“丝线”在协同中织密社区服务网络。


找准群众需求的“落针点”。绣花的精妙在于“一针落准,满盘活”,社区治理的关键则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清单”。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多到楼栋里听民声,多在微信群里察民情,把“群众盼什么”作为“治理干什么”的坐标。无论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关键小事”,还是养老托幼的“民生大事”,亦或是垃圾分类、停车位规划等“日常琐事”,都要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精准落针,用“小切口”做好“大民生”,让治理的每一针、每一线都绣在群众心坎上,绣出人人共享的幸福家园。


社区治理是一门学问。更好地认识、尊重和顺应社区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把“绣花功夫”落细落实,必能不断提升社区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社区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贵州省剑河县南寨镇人民政府:李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