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党员干部应主动在“十五五”规划建议 中找准奋斗坐标
时间 :   2025-10-28 17:1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济南市济阳区组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五年。宏伟蓝图已经擘画,奋斗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主动对标时代要求,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答好时代考题,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贡献力量。


以坚定信念为“指南针”,锚定奋斗方向。心中有信仰,行动才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前行才能无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的复杂形势,“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把理论武装作为终身课题,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部署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伟业,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转化为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方能真正做到“朝受命而夕饮冰,昼无为而夜难寐”,在风浪考验中始终不偏航、不迷向。


以实干担当为“开山斧”,勇闯发展险滩。“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十五五”征程不会一帆风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数字融合应用的壁垒、绿色低碳转型的阵痛等一系列难题。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迎难而上;越是矛盾突出,越要主动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惰性思维,跳出经验主义的“舒适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攻坚克难。要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打破路径依赖,在乡村振兴中激活城乡要素流动活力,在生态保护中探索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同路径。要敢于直面结构性难题、勇于承担复杂性任务、善于应对不确定性挑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在破局突围中闯出新天地、打开新局面。


以人民为中心为“落脚点”,彰显奋斗价值。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规划要坚持人民至上,这既是发展的目标,更是执政的初心。党员干部必须坚持“身入”基层、“心到”群众,真正沉下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做到与群众“面对面”交心、“心贴心”沟通。既要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牵动人心的“大事”,也要关注出行、环境、物业、邻里等天天有感的“小事”。要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因地制宜补齐民生短板,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每一份民生承诺兑现到位,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用情用力谱写“十五五”发展中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源”,拓展奋斗格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五”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遭遇更为严峻的挑战,改革步入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党员干部要勇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秉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勇气,打破思维定式,突破传统藩篱,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拓宽创新思维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辩证学习借鉴外来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结合实际化为己用。要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之道,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完善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机制,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不断释放发展活力,拓展奋斗格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以信念照亮前路,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情怀温暖民心,以创新开辟未来,找准坐标、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济南市济阳区组织部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