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视觉
 焦点视觉2025年8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书生动记录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
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其成长成才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学细研、学以致用,从中汲取信仰力量、智慧力量和奋进力量,让真理的光辉照亮前行道路,以坚定的担当谱写发展新篇。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于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重要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党员干部而言,学习这本著作首先要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其次要把学习著作与日常实际工作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动力,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最后要注重在学习中锤炼党性,坚守初心使命,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担当奉献中彰显初心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许多论述都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干部要深植此卷蕴含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次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让党的政策更好地惠及群众。“善治须达情,达情始近人”,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最后要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实际行动彰显党的初心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担当作为中开创发展新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首先要勇于担当作为,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推诿,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善于担当作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做到既能谋大事、又能干实事。最后要勇于创新创造,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在创新中求突破、在突破中谋发展,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既是理论的灯塔,也是实践的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真正将著作中的思想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努力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蔡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戴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