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人才活水”激荡高质量发展 “新动能”
时间 :   2025-10-28 13:4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马灵欣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历史呼唤,到新时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部署,人才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唯有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引才、育才、用才三篇文章,才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才要“筑巢”,更要“留心”。引才不是简单的“政策比拼”,而是要打造让人才安心干事、舒心发展的良好生态。打破地域、学历、身份等隐性壁垒,以“需求导向”精准对接人才,让“英雄有用武之地”。例如,多地针对重点产业推出“定制化引才计划”,直接将岗位送到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实现“靶向引才”。优化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从“人才公寓”到“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只有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扎根一地、服务一方。

育才需“深耕”,拒绝“短视”。人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建立长效化、系统化的培养体系,避免 “重使用、轻培养”的短视思维。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平台,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企业联合高校设立实训基地,科研人员带着项目进驻产业园区,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培育出懂技术、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给青年人才“搭梯子”“压担子”。通过“导师制”“青年项目负责人”等机制,让青年人才在关键岗位上经风雨、长才干,避免“论资排辈”耽误人才成长黄金期。

用才贵“放手”,重在“赋能”。“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用好人才的关键在于 “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释放最大价值。建立“容错纠错” 机制,为人才创新松绑。科研探索和技术攻关难免有失败,只有打破“求全责备”的束缚,允许人才在试错中突破,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勇气。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从“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人才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做事业,真正实现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既是“筑巢引凤”的开放之举,也是“因材施教”的匠心之作,更是 “各尽其能”的智慧之策。唯有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务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让 “人才活水”持续涌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马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