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年轻干部当在接地气中成长成才
时间 :   2025-10-27 20:1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刘振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像一座灯塔,为年轻干部指明了的成长的方向。年轻干部唯有扎根人民群众这一方沃土,才能筑牢成长根基,这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延续,更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深入基层群众是接地气的根本前提。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从诞生之初就与群众血脉相连。长征路上,三名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留给村民,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和老百姓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通过减租减息发动群众,靠着“村村是后方,家家住八路”的鱼水情筑牢抗日根基。从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到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历史早已证明: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年轻干部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把群众立场内化为精神基因。


锤炼基层本领是接地气的核心路径。刚走出校园的年轻干部,往往缺乏“沾泥土、带露珠”的基层实践经历。山东曲阜推行年轻干部“双向淬炼”工程,机关干部刘贺下沉街道后,才真切体会到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一本笔记记下55项民生诉求。这启示我们,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学群众语言、懂群众疾苦,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调研时那样,端起“黑茶杯”拉家常,在家长里短中了解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并帮助群众解决关切的问题,在为民解决问题中练就真本领。


永葆为民初心是接地气的价值归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道出了群众对干部的朴素期待。年轻干部更要牢记“想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的告诫,守住纯粹初心。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焦裕禄,到“将生命献给脱贫攻坚”的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行动证明:权力姓“公”不姓“私”。唯有摒弃“官本位”思想,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让为民情怀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年轻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接地气就是最坚实的阶梯。在信念上扎根群众,在实践中服务群众,方能在新时代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阳谷县委组织部:刘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