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精准调研”推动产才深度匹配
时间 :   2025-10-26 17: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子鸣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产业是集聚人才的核心载体。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当前,“企业引才难、人才找岗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把“精准调研”作为推动产才深度匹配的重要方法,系统推进人才与产业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


访头部企业,为产业人才需求“定标尺”。头部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用人需求往往代表着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和未来趋势。精准调研首先要聚焦头部企业,深入了解其在关键技术领域、核心岗位设置、高层次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具体需求,系统梳理出高端人才和紧缺岗位的“产业人才需求清单”。要通过常态化走访、专题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与头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开展深度对话,既要摸清当前的产业人才缺口,也要预判未来三至五年的人才结构变化与能力素质要求。借助头部企业的前瞻视野,为整个产业的人才引育树立清晰导向,为制定人才目录、优化引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实现“以产定才、按需引才”,从源头上提升人才供给的精准度与适配性。


摸腰部企业,为产业人才生态“聚合力”。腰部企业的数量众多、活力强劲,是产业生态中的“中坚力量”,在吸纳就业、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技术转化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准调研”需全面覆盖腰部企业,深入收集企业在吸引骨干人才、应用型技术人才方面的实际困境与迫切需求,重点了解企业在员工技能提升、职业发展通道建设、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诉求与建议。通过召开行业细分领域恳谈会、搭建合作对接平台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倾听最真实声音。只有摸清腰部企业的“急难愁盼”,才能精准绘制覆盖全产业链、反映不同梯队企业需求的“人才地图”,为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打下坚实基础,汇聚起支撑产业稳健发展的强大合力。


建长效机制,为产业人才匹配“通经脉”。调研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化应用、取得实效。收集到的各类需求信息必须及时梳理、分析研判,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和服务机制。一方面,要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力资源机构之间的协同联动,搭建常态化、高效能的产业人才匹配对接平台。通过定期开展产业专场招聘、企业定制化培训项目,推动“科技副总”和“校聘企用”等柔性引才模式,打破体制壁垒,促进人才资源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高效集聚。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建设智能、高效的产才精准匹配平台。借鉴“揭榜挂帅”、“技术需求超市”等机制,将头部企业的前瞻性指引与腰部企业的共性诉求有机结合,动态更新人才库与企业需求库,实现人才信息与企业岗位的智能筛选、精准推送、高效匹配。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通产才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王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