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把“尽快落实”变为“马上就办”
时间 :   2025-10-23 22:1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文博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在福州任市委书记时首次提出“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强调要“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工作推进中,“尽快落实”与“马上就办”看似只是措辞上的细微差异,实则折射出“等一等、缓一缓”还是“紧抓快办”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党员干部要锤炼担当务实的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从“过得去”到“过得硬”的深层跃迁,切实抓出成效,取得实绩。


“欲祛其表,必治其本。”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时常把“尽快落实”挂在嘴边,实则面对群众诉求拖延推诿、落实上级部署敷衍塞责,最终导致“好政策”悬在半空、“硬任务”打了折扣,工作难见效,群众更无法受益。究其根源,就在于思想上的“总开关”没有拧紧,理想信念动摇,政绩观出现偏差,把个人得失置于群众利益之上,认为“快办多错、慢办少责”,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把“尽快落实”变为“马上就办”,必须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人民至上”,深刻认识到“民生无小事”,群众的诉求拖不得、发展的机遇等不起,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上级部署的每一项任务、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以“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自觉,让“马上就办”成为工作常态。


“马上就办”绝非盲目求快、草率行事,其最终落脚点是“办就办好”,前者彰显着党员干部的责任态度,后者则是攻坚能力与实干本领的体现。倘若只追求“马上就办”的速度,忽视“办就办好”的质量,便会走入“忙而无向、忙而无功”的误区,其本质还是敷衍了事、应付交差的形式主义,焦裕禄初到兰考任职时,面对风沙肆虐的困境,没有急于“拍脑袋”决策,而是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走遍全县120多个村庄,在摸清风沙、盐碱的分布规律后,带领群众探索“贴膏药”、“扎针”、种植泡桐等有效办法,彻底除掉了“三害”,把沙丘变成沃野。真正的“马上就办”,是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效率与效果的兼顾,唯有秉持严谨态度、运用科学方法,把问题想深、把措施谋实,才能做到“办就办好”,确保每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不能只是在上级检查时“突击快办”,在群众监督时“临时办好”,要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既要常抓不懈又要长期坚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明确工作台账、细化责任分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给“马上就办”定标准、划底线,对拖延应付、办而不实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让“慢作为、不作为”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加强能力提升,鼓励党员干部到艰苦岗位、吃劲岗位上经受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面对群众期盼和发展难题不回避、不遮掩,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不能满足于项目施工完成,更要持续跟进后续的物业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对于引进落地的产业,切忌一引了之、放任不管,要进一步抓好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环节,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态度与责任担当的试金石,要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好作风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为自觉行动,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委组织部: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