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视觉湖北嘉鱼县四邑村过去人情负担重,村民常因红白喜事、孩子满月等频繁办酒,礼金高、排场大,一年支出数万元。为改变陋习,村里推行“312510”新规:只办婚丧嫁娶等3类事,每事只聚1次餐,礼金不超200元,每桌宴席不超500元,规模限10桌内。通过村民共商、干部带头,酒席减少了,人情负担减轻,邻里关系更和睦。(10月22日 《农民日报》)
移风易俗的关键,不在“减少仪式”,而在“重构规则”。规则立起来、组织强起来、干部动起来,风气才能实起来、好起来、长久起来。
先把面子账变成明白账,体面才有边界、群众才有底气。“只办3件事、只聚1次、礼金不超200、每桌不超500、不超10桌”,就是人人能懂、人人可守的共同标尺。抓住了标准讲到户、清单晒上墙、越线有提醒三个要点。少花虚钱、多干实事,攀比没空间,体面更体面,让群众看得见。把禁令治理转为网格共治,规矩才立得住、行得远。四邑村不搞“一刀切”,用“村党委—湾组党支部—中心户长”微网格,把1108户织进组织半径。走访摸底听诉求,村湾夜话定标准,红白事先报备、邻里一同办,群众自己提、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对党员干部来说,方法要柔、责任要实,先谈心、后提醒、再公议,既不伤面子,又留足台阶。
把减负口号变成增信实招,钱要省下来、情要留下来。简办不是不办,是把短期回礼变成长久互助:党员干部带头简办,中心户长示范引领,红白理事会、志愿队及时响应,困难户、老弱病残优先帮。把“省下来的钱”和“发展中的事”对接起来,支持承包菜地、庭院经济、集体增收,推动“增收—减负—再发展”的良性循环,既富口袋、又暖心窝。把好经验变成可复制,关键在制度化、清单化、可监督:把“312510”写进村规民约、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上墙上牌、户户知晓;建立报备台账、月公示、季评议,突出党员带头、干部先行;执行情况纳入积分管理、星级评定、评先选优,奖优罚劣、刚柔并济。县乡抓统筹培训,镇村抓落地考核,形成上下同频、层层负责的闭环。
移风易俗,不在少摆几桌菜,而在多立几条规;不在端走面子,而在端正规矩。让党组织把方向、党员干部作示范、群众自治敢担当,把钱从酒桌上省下来,把情义在院坝里聚起来,把规矩写进民约、落实日常,用规则破“人情债”,让乡风越办越简、日子越过越甜、基层越聚越强。(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