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青春在基层绽放——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墩苗”启示录
时间 :   2025-10-14 19:1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广宁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广袤的基层天地,正成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沃土。他们带着知识与热情而来,在田间地头扎根,在群众中间墩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汗水浇灌出为民服务的绚丽花朵。这场青春与基层的双向奔赴,不仅重塑着青年干部的人生轨迹,更为中国治理体系注入蓬勃朝气与创新活力。


“墩苗”首先要“向下扎根”。基层是了解国情、体察民情的最好课堂。青年干部走出机关大楼,走进农家院落,从听不懂方言到能与群众促膝长谈,从不懂农事到能识五谷知时节,这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转化,更是情感的融入。只有坐在老乡的炕头上,才能听懂他们的心头事;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这种扎根不是简单的物理位移,而是思想感情从“外来人”变成“自家人”、从“旁观者”变成“当事者”的根本转变。深入基层的过程,让青年干部看到了书本之外的民生百态,理解了政策背后的民生温度,从而培养了深厚的为民情怀。


“新苗”带来新气象。青年干部学历高、视野广、思维活,为基层治理注入清新之风。他们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帮助村民开设网店,让土特产飞出大山;他们引进现代管理理念,优化村级事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在乡村规划、产业开发、文化建设等领域大显身手。这些“新苗”既尊重乡土智慧,又不墨守成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更是新思维、新视角,他们让老办法焕发新活力,让老传统展现新面貌。


“墩苗”本质是“双向滋养”。基层需要青年的才智,青年更需要基层的锤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青年干部提升了群众工作能力,学会了与不同人群打交道,掌握了化解矛盾的技巧;在应对复杂局面时,他们培养了统筹协调能力,锻炼了应急处突本领,磨砺了坚韧不拔意志。基层是最好的磨刀石,它磨掉的是书生气,磨出的是实干劲;褪去的是理想化,收获的是务实心。这种成长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青年用智慧服务基层、基层用实践锻造青年的双向奔赴。


青年干部在基层的成长历程,映照出这个时代的青春选择。他们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选择乡村的艰苦历练;他们不为即刻的回报,着眼长远的收获;他们不追求虚浮的业绩,专注实在的贡献。这种选择背后,是新时代青年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对国家使命的自觉担当。新时代的“墩苗”工程,需要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要敢于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要完善传帮带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指导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要打破成长“天花板”,让优秀年轻干部有奔头、有盼头。


当越来越多优秀青年选择基层、扎根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当青年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党的执政基础就更加牢固;当青春智慧与基层经验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更加行稳致远。这既是青年个人的“墩苗”,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育苗”。(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委宣传部:陈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