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化、提升自我、服务社会”,这是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面对《人民日报》记者“如何看待新技术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化”提问时,给出的掷地有声的答案。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不仅重塑了千行百业,更引发了“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广泛讨论和深层思考。然而诚如曹总所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是工具。传统产业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提升自我。”这一认知,不仅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身处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干部敲响了警钟——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主动拥抱变化、持续提升自我、全力服务社会,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永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技术浪潮席卷,青年干部当以开放心态打破思维定式,在接纳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中拥抱变化,让创新工具成为政务服务的“助推器”。当前,AI技术已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从“AI+政务”实现社保办理、证件审批“一网通办”,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到智能监测系统助力基层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再到农业大数据平台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新技术正以不可逆转之势重塑工作模式。然而,面对这些变化,部分青年干部却陷入了“本领恐慌”的困境:有的因对新技术缺乏了解而抵触使用,仍固守传统工作方法,导致效率低下;有的虽尝试应用,却因缺乏系统学习而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价值。这恰恰说明,拥抱变化并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青年干部主动打破思维定式,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技术,将其视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助推器”而非“绊脚石”。
立足时代发展需求,青年干部当以终身学习筑牢能力根基,在理论钻研与实践探索中提升自我,让过硬本领成为应对挑战的“压舱石”。在技术迭代加速的当下,“一次性学习”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终身学习”成为青年干部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学习,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明确其在工作中的应用场景,避免因“无知”而“无畏”;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实践锻炼,尝试在日常工作中利用AI,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此外,还要培养跨界思维,打破部门与领域的界限,主动与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交流合作,学习他们的创新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边界。唯有如此,才能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面对新挑战时做到“胸有成竹”。
坚守为民服务初心,青年干部当以技术赋能优化工作方式,在精准施策与温情服务中回馈社会,让民生福祉成为价值实现的“试金石”。青年干部的工作岗位虽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在新技术赋能下,服务社会的方式也应更加精准、高效、温暖。比如,在民生服务领域,可以通过大数据筛查困难群众,主动为他们提供帮扶政策,避免“政策找不到人”的情况发生;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借助智能预警系统提前预判风险,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这些实践充分证明,新技术不仅能提升服务效率,更能让服务更具“人情味”。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技术应用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用新技术破解服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在技术发展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唯有主动应变者进,唯有实干担当者强。为青年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拥抱技术变革,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升自身本领,以“人民至上”的情怀服务社会发展。相信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在青年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定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右所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