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守好“廉关”过“廉节”
时间 :   2025-09-30 18:3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安娜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中秋佳节倍思“清”,欢度国庆慎微“廉”。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纪律为纲、以责任为要,将假日“节点”当成作风“考点”,以锲而不舍的韧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三条线”、锤炼硬作风,筑牢廉洁防线,确保“双节”清风满溢、正气充盈。


严于律己,坚守道德“底线”。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任南阳太守时,府丞曾执意馈赠白河鲤鱼,羊续将鱼悬于门梁,以拒后续之礼。羊续悬鱼的千年典故,与中央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那些因违规收礼、公款吃喝而受处分的干部,恰似当年试探羊续的府丞,暴露出人性中贪欲的萌芽。不同的是,羊续用悬鱼之举筑起了第一道防线,而落马者却在温水煮青蛙中逐步失守。腐败的溃堤之穴,往往始于对小节的一次次纵容。“打铁必须自身硬”,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羊续为镜,将廉洁自律融入日常、化为自觉。既要拧紧思想“总开关”,深化自我修养,以正心为基、以明道为行,时刻存戒惧、知敬畏;更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小事小节上守好规矩,在一点一滴中砥砺作风。只有先廉于律己、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挺直腰杆开展监督、理直气壮执行纪律,让“廉洁清爽过节”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


夯实作风,不越法纪“红线”。“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古人对“知止”的阐释,道出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在认知上明辨是非、坚守原则,更要在行动上严守边界、不越雷池。在观看警示教育案例时,发现违纪违法干部最常说的话便是“悔不当初”,这简单四字背后,是对无视纪法的沉痛反思,更是对敬畏纪法重要性的证明。而节日期间的“人情往来”却被当做腐败的“遮羞布”,党员干部更需精准把握“人情”与“纪律”的边界,自觉抵制各种“糖衣炮弹”的侵蚀,不踩雷区、不碰红线。一方面,要通过集中教育、专题研讨、案例通报等形式,敲响节日廉洁警钟,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以案释法、以案明纪,让“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另一方面,要分层分类选取典型案例,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开展定制化警示教育,引导纪检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防线,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为节日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强化监督,筑牢反腐“高压线”。节日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但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着走亲访友的“感情牌”、披着礼尚往来的“伪外套”行拉拢贿赂之实。尤其在“中秋”“国庆”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节日里,各类庆祝活动增多,监督执纪工作也更为重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监督执纪“利剑”作用,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长期重要政治任务,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以眼见为实、手触为真的务实作风,将明察暗访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瞄准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要害岗位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问题、从严查处问题;更要深刻理解“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内涵,当好“婆婆嘴”、常念“紧箍咒”,让反腐高压线持续带电,以有力监督护航“双节”清风。(临沂市费县县委组织部:陈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