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当好健康“守门人”:新时期村医的 职责与担当
时间 :   2025-09-15 11: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田维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村医,作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医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更高要求。要做好新时期的村医工作,必须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成为一名复合型的健康“守门人”。


一、精进医术,筑牢专业之基。医疗技术是村医的立身之本。新时期,疾病谱发生变化,慢性病、老年病成为管理重点。村医不能满足于仅能看感冒发烧,必须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培训,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知识。同时,要熟悉急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库,提升诊疗水平,才能赢得村民的信赖,切实解决他们的病痛。


二、拥抱技术,善用智慧之器。新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村医要摆脱“一个药箱走全村”的单一模式,积极学习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村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利用远程医疗平台,与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会诊,为疑难杂症提供更优解;通过微信群等工具,开展健康宣教和随访。科技手段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拓展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量,让村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健康咨询。


三、转变理念,聚焦预防为主。新时期村医的核心职责不再是单纯地“治病”,更重要的是“防病”。要大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健康的“宣传员”和“管理员”。这包括: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普及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好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计划免疫等基础工作;加强对传染病、地方病的监测与防控。通过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村民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发生率。


四、涵养仁心,传递人文之暖。村医服务的对象是乡里乡亲,工作环境特殊,情感纽带至关重要。要做好这份工作,必须具备深厚的乡土情怀和人文关怀精神。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尊重他们的意愿,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要给予更多关爱和定期巡访。有时,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耐心的解释,其效果不亚于一剂良药。这种基于信任的亲密关系,是任何先进仪器都无法替代的。


总之,新时期的村医是多重角色的融合:既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也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者,更是村民信赖的贴心人。唯有不断学习、转变观念、心怀大爱,才能真正筑牢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石,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健康,无愧于“健康守门人”的光荣称号。(从江县卫生健康局:田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