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做好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目前,村“两委”换届工作已逐步展开,组织部门作为村“两委”换届的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要扛紧扛牢换届工作责任,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
拓宽视野选能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只有以开放的理念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带头人,方能打造出一支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的“一线战斗队”。要主动跳出“为换而换”的惯性思维,着眼长远、高线选人,发挥区直部门单位作用,组织工信局、农业农村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区委等职能部门及各村党组织,摸排掌握一批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乡村好青年等纳入能人储备库,从源头上解决人难选、选优难问题。要大胆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对看准的人选,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三顾茅庐”,以高位对接之力邀请能人积极返乡、报效家乡、带富老乡,不断建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
突出民意选贤人。走乡村振兴道路,农民是主体,选谁为带头人,农民最有发言权。因此,组织部门在考虑村“两委”班子成员人选时,不能躲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而要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院落,认真听取村民意见,了解现任村“两委”班子履职情况,掌握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推荐人选,摸清村内可能存在的矛盾风险点,梳理形成村情画像。要结合村民意见、村庄背景、地理位置、发展基础等方面差异,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选出懂农民心、讲农民话、帮农民富的“适销对路”村干部。对村民满意度低、超龄、学历不符合要求等具有不适宜担任村“两委”干部情形的人员,要“一村一策”制定针对性措施,稳妥有序推进不胜任村干部调整,确保换出好班子、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严格审查选正人。换届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注度高,任何环节出现差池都有可能前功尽弃、铸成大错。要严格资格审查程序关,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将对党忠诚、为人正派、作风过硬作为识别选用村级后备力量的核心要求,认真落实村“两委”干部任用“三级联审”机制,会同公安、司法、纪检、信访等部门开展逐人分析研判,坚决防止“带病参选”“带病上岗”。要严把换届选举纪律关,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教育引导参选人员筑牢思想防线、明确行为界线、不越纪律红线。要严把选人用人监督关,织密组织、制度、群众监督网,让投机钻营者无处遁形,让铤而走险者无法得逞,以风清气正的换届风气选准人、用对人。(潍坊市坊子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