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听党话、跟党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贡献力量,就应夯实“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要提升“听”力,深入基层调研。“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青年干部要做好工作,首先就是要竖起耳朵,愿意听、善于听、敢于听,通过广开言路、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全是问题,下去调研听到的全是办法,青年干部要扑下身子、低下头,多到基层走一走,多和群众手拉手,要愿意听群众的家常琐事,善于听群众的言外之意,敢于听群众的不满之词,真正摸透实情,找准难点堵点,才能靶向施策,对症下药,让各项政策从制定、执行到落实,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要学会“说”话,提升语言艺术。“言为心声,话风即人”。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形象的代表,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怀有一腔热情、满杯干劲,但工作经验不足,容易产生口无遮拦、空话套话、言多必失的情况,不仅影响工作开展,更是伤害干群关系。青年干部要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把“好好说话”作为必修课,不断锤炼说话本领,提升说话能力。要学说话,摒弃书生气,习惯接地气,不说空话套话,善说群众方言,用群众的语言拉进与群众的距离。要会说话,精准把握语言精髓与实质,言简意赅、化繁为简,用简练、精准、感染力的语言,将工作说清、说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要勤于“读”书,夯实理论根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读”是指读书、学习、思考的能力,当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数字技术应用,读书、看报、思考对青年干部的吸引力,已逐渐被短视频、公众号等碎片化事物取代,这不仅不利于青年干部自身成长,更会滋生其懒惰心理、懈怠状态和拿来主义。必须认识到,青年干部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凝心铸魂、补钙壮骨的重要方式,将主题党日、专项教育、读书班作为学习读书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阅读思考,理解和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要专注“写”作,练就硬笔杆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写作是思想的凝练与升华,“提笔能写”是干部“听说读”能力的具体落实,只有及时落笔成字,才能更好厘清思路、梳理问题、总结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干部认为“写”是苦差事,不愿写、不会写、写不好,自设障碍,逃避写作。青年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舞文弄墨”不是表面功夫,不是流于形式,这些语言文字承载的是好思想、好经验、好做法,只有及时总结,才能长效长治。要克服畏难情绪,破除“专业壁垒”带来的自我裹挟,把写作作为一项基本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打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真正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干。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相信青年干部只要践行好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工作作风,定能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年篇章。(中国共产党潍坊市寒亭区委员会组织部:王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