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峥嵘路,风卷红旗扬。翻阅山东省委组织部百年部史,那些被岁月悄然掩藏的名字,那些蕴藏着热血的瞬间,那些镌刻着荣光的印记,已然沉淀为支撑组织事业勇毅前行的“组工密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砺炼对党忠诚、理想信念之“纯度”。组织部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职责使命天然蕴含着忠诚内核。回望百年征程,从烽火硝烟中组织调度以凝聚革命力量,到建国初期全力巩固红色新生政权,再到改革开放时期选拔培养现代化建设领军人才,一代代组工先辈用绝对忠诚夯实组织保障,犹如坚韧磐石支撑起党的事业巨厦。他们有的在审查干部履历时明察秋毫,堵截了伪装深厚的投机分子;有的身处人事调配枢纽却甘为基石,数十年如一日埋首案牍不为人知;有的在原则高压前坚如钢铁,断然回绝“招呼”请托。这份信仰坚定、忠诚纯粹、视原则如命的宝贵传统,铸就了组织部坚实稳固的政治底色。如今,我们正处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深水区,更需接续传承忠诚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寸步不让,在风浪险境中岿然矗立,确保组织工作永不偏航、行稳致远。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夯实制度规范、公道正派之“基石”。历经百年沉淀的组织工作史,是一部制度体系日益成熟的进化史。无论是早期组织构建时初步探索的规定和流程,还是烽火岁月中形成的组织纪律与干部审查办法,抑或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建立起的各项程序标准,无一不是组织工作制度化实践的宝贵结晶。其核心要义,正是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公”字、恪守着“正”字。当下,新挑战新任务交叠而至,组工干部更加需要践行“公生明,廉生威”,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考察、每一回评价都严格遵守制度规定,让规则意识深入骨髓、外显于行,坚决破除盘桓于干部人事领域的各类潜规则与不当干扰。唯有如此,才能以最清朗的政治生态选拔出最具价值的栋梁之才,激荡起万众一心、奔涌向前的奋进伟力。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涵养律己修身、清正廉洁之“风骨”。组织部的独特地位赋予了组工干部沉甸甸的政治重量,亦催生了严守秘密、极度慎重、默默奉献等独特且珍贵的部门作风。品味漫漫部史,老一辈组工先驱们的清廉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有的手握人事大权却一生清贫,堪称“身居官位心在家国”;有的在“讲情风”四起时巍然挺立,铁面如钢守护着制度纯洁;有的为了核实真实情况而奔波于崎岖山路,从不叫一声苦累。他们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凛然正气,正是组织部门风清气正最生动的注脚。新时期的诱惑考验愈发严峻,广大组工干部必须接过这面清廉旗帜,将组织工作神圣的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人思想行为的第一防线,常掸“思想之尘”、多思“贪欲之害”、勤破“心中之贼”。要以最严格的纪律约束自我言行,坚决抵制围猎腐蚀,做到干干净净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不断擦亮组工干部形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凝聚担当作为、服务大局之“锐气”。组织部百年工作实践,始终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贴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革命战争岁月呼唤勇猛斗士,组织部就输送优秀指战员前往前线;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各领域专家好手,组织部就精心选拔培养各类人才;改革开放浪潮翻涌,组织部以更大魄力、更宽阔视野谋划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英才。迈步新征程,组工干部更要继承前辈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蓬勃锐气,紧紧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部署,奋力破除思维壁垒、机制障碍、路径依赖,勇于突破创新。需以更大力度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党的建设,以更富前瞻性的洞察精准布局人才资源版图,以更科学有效的体系激励担当实干,使组织工作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推进器”,为新征程宏伟目标注入强大组织动能。(烟台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杨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