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部史镌刻荣光。组织部门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以公道正派为“生命线”,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基准色”,书写了一部与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的奋斗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温百年部史,感悟优良部风,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组工干部当以史为鉴、薪火相传,让公道正派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组织工作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厚植信仰之基:在党性淬炼中筑牢公道正派的思想纯色。“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组织部门的鲜明底色,也是组工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回望百年部史,从革命年代为挑选“能打硬仗”的干部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到建设时期为新中国工业体系搭建人才骨架的“五湖四海”纳贤才,再到新时代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选派“干将”“闯将”,组织部门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新时代组工干部须把理论武装作为终身必修课,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把握方向。唯有将党性修养融入日常,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站稳立场,在选人用人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让公道正派的信念扎根信仰沃土,成长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念,保持思想纯色。
涵养清风之气:在自我革新中永葆公道正派的政治本色。“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百年部史,是一部忠诚史、奋斗史、正气史。从革命时期“挑着担子干组织工作”的清贫作风,到新时代“三牛精神”“钉钉子精神”的传承,清正廉洁始终是组工干部的“标配”。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组工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公道正派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既要着眼制度层面筑牢根基,对干部选拔任用、党费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规范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要注重从思想与情感维度构建防线,将组织监督与家庭助廉的力量有机融合,在内外协同中织密织牢拒腐防变的立体网络;更要以身作则,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推进自我革命,方能不负“百年大党”的组织重托,让优良部风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砥砺担当之勇:在斗争实践中锤炼公道正派的硬核成色。组织工作从来都是“疾风知劲草”的战场。革命时期,为保护干部档案“人在档案在”的铁血担当;新时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选派“第一书记”的使命必达,无不彰显着组工干部“敢扛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斗争精神。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组工干部要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精神,一斗“人情关”,在选人用人中坚守原则,不为“关系网”所困、不为“说情风”所动,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二斗“利益惑”,牢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在干部任免、人才评定等工作中严守纪律红线,杜绝“微腐败”;三斗“本领恐慌”,主动投身基层治理等一线“练兵场”,在摸爬滚打中提升知人善任的“慧眼”、精准施策的“匠心”。唯有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挺身而出,才能让公道正派成为组织工作最鲜明的“辨识度”。
传承榜样之光:在对标先进中擦亮公道正派的为民底色。部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草根部长”卢玉宝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工作不欠账、群众不失望”的坚守诠释组工情怀;“燃灯者”曾建抱病工作25载,以“活着干工作,死后为人民”的誓言树起组工标杆;“高原组工”朱治国行走雪域二十余载,用“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的初心丈量公仆本色……这些闪耀在部史长河中的名字,共同勾勒出“公烛无私光”的精神图谱。学习榜样,就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干部考察中打破“唯学历、唯资历”,让实干者脱颖而出;在基层调研时深入田间地头,把群众需求转化为工作清单。唯有将“公”刻心头、“正”落实处,才能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臧天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