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年轻干部 心心廿念航天志,应答基层山海情
时间 :   2025-04-27 16:2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高兴政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的旋律点燃中华问天的星火,2025年同一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第十个航天日再续星河长卷,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时空交响曲,既奏响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更沉淀着“星火永续照征途”的精神密码。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读懂这场天地对话中的使命传承,让航天人的“心心廿念”化作扎根基层的绵绵之力,在基层沃土续写新时代的“山海应答”。


以“脚踏戈壁问苍穹”的赤子丹心,铸就信念如磐的“航天脊梁”,应答“山海深情”。“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景海鹏的铿锵誓言,道出了航天人刻入基因的忠诚密码。从天宫课堂的科普之光到月背取壤的科技突破,从“北斗”组网的精密织就到“羲和”探日的千年追梦,每一个航天奇迹背后,都是无数航天工作者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强国伟业的赤诚写照。年轻干部当解码这份精神图谱,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案头卷”,在字里行间标注“国之大者”的战略坐标,通过理论补钙、思想铸魂,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聚焦加力,聚焦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炼就“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


以“甘做星河摆渡人”的奉献初心,滋养躬身为民的“航天温度”,应答“山海长情”。李广苏在执行首次出舱任务期间,顺利完成空间站舱外防护装置安装技术验证;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开展的“微重力实验”,通过天地联动的科普实践为青少年播撒科学火种,这些凝结着为民初心的技术突破,彰显出航天事业“将民生关切融入星辰征途”的价值追求。正如航天人把实验室建在戈壁滩、把测控站设在无人区,年轻干部更要学会在田埂上丈量民情厚植“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公仆情怀,在晒谷场上学方言、在村口树下唠家常,真正和乡亲们“坐到一条板凳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守护初心引力场,用“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绘制共富轨道线,把青春智慧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把惠民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用“敲开百家门”的韧劲和“办好千家事”的热忱,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火热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以“十年磨剑试锋芒”的砺剑雄心,淬炼敢战能胜的“航天担当”,应答“山海豪情”。从神五首飞时杨利伟的21小时孤勇前行,到如今航天员常态化驻留太空的从容自信,中国航天用“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年轻干部要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勇立潮头,以挺膺担当的奋进姿态勇闯改革深水区,在乡村振兴最前沿锻造扛鼎铁肩,将群众盼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干的“履职清单”,用“铁脚板”走遍村组巷陌摸清实情,用“大数据”建立民生档案精准施策,把资源精准注入教育医疗、生态治理等民生“根系工程”,展现“破立并举”的改革担当精神,既要用好“土办法”解决老问题,也要善用“新技能”开拓新路子,让老把式的耕作智慧成为制度创新的“活水源泉”,使新农人的数字思维转化为现代农业的“操作指南”,让基层这个“神经末梢”焕发新的生机,使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强音,激荡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原野。(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委组织部:高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