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紧扣《规划》,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破解乡村人才瓶颈,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领头雁”,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绘制业兴、村美、民富锦绣画卷。
广纳贤才,打造“智力”队伍。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资源。从返乡青年人才到农村技术骨干,从高科技科研团队到乡土能工巧匠,唯有广纳贤才,方能引活水入渠,以广大人才支撑乡村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人才引进,打造农村的人才高地,聚集广大人才,为“共富乡村”做好脑力支撑。首先要吸引人才,打造“人才返乡”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大学生、技术人才、乡贤能人返乡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其次是搭建平台,让想法有处落地,能力有处可使。最后要强化人才培育。推动高校、科研所“下乡”,让技术、知识、资金下乡。指导乡贤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和乡村工匠。让人才流进乡村,留在乡村,建设乡村,打造智力人才队伍,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汪春水。
聚焦业务,打造“专业”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党员干部要锤炼过硬本领。打造精业务、强能力的专业队伍。一是以学促思,锻造思想尖兵。结合业务实际,以组工讲堂、业务课堂、技术学习等形式学习乡村振兴业务知识。党员干部全心参与,学好经验课,上好业务课,将知识从教室带到乡村土地,不断提升干部、人才“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综合素质。二是躬耕实践。采取以干带训、跟班培训等形式锻炼实践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担当意识和业务能力,在实践实训中培育专业能力更强的人才。坚持目标导向,推动从学有所获转向学以致用转变,聚焦实干业务锻炼自身能力,打造精于业务的“专业队伍”,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
紧抓作风,打造“招牌”队伍。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学习教育。意识到党纪学习的重要地位,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线上线下组织观看学习,通过宣讲会、观看纪录片、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常态化推进学习。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档案,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二是严抓制度规范。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助力筑牢基层干部公道正派新形象。三是从严从细抓服务质效。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履职情况、人才培养等工作。把服务理念体现在作风上,落实到行动中,擦亮基层干部队伍的招牌,为农业强国建设筑牢组织与人才根基。(惠水县供销社: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