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克服基层“水土不服” 深耕乡村“得心应手”
时间 :   2025-04-25 18:1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年轻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要以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先锋姿态,肩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时代使命。但一些“三门”干部存在理论有余而躬行不足、学历过硬却经验匮乏的情况,初入农村就陷入“水土不服”的困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广大青年干部应当俯身躬行,深耕基层,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


一、以“归零心态”扎根基层,在思想融入中克服“认知落差”

基层既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体察民生百态的“最前沿”。然而,一些年轻干部由于基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缺乏吃苦耐劳意志以及长期扎根基层的决心,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空喊“号子”不出力的情况。广大年轻干部要坚决克服“临时工”思想,杜绝“混经历”、“等提拔”的功利心态,真正把基层当作锤炼本领、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在乡村基层工作中,要主动放下学历光环和机关思维,以“归零”心态向基层学习、拜群众为师,既要读懂政策文件的“普通话”,更要掌握方言土语的“地方话”,做到“进农家门、说农家话、办农家事”,把个人成长嵌入乡村发展,在解决群众“小烦恼”中积累治理“大智慧”。


二、以“实干之风”锤炼本领,在实践磨砺中锻造过硬能力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基层是矛盾交织的“练兵场”,更是年轻干部锤炼能力的“大熔炉”。面对基层复杂局面,年轻干部既要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经受风雨,更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砥砺锋芒。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当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勇挑重担;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调研走访常态化制度化,深入田间地头掌握实情,走进村舍农户倾听民意,切实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症结所在。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落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唯有在复杂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硬本领,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以“传承之责”赓续薪火,在躬身实践中永葆政治本色

在基层这片红色沃土上,年轻干部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既要当好革命传统的“守护者”,更要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让党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广大青年干部要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淬炼政治品格、筑牢信仰根基,主动到艰苦岗位经受锻炼,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壮筋骨,以“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担当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年轻干部要经常对照“群众期盼”这面镜子,检视自身工作不足,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用“实干实绩”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年轻干部只有将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躬身实践中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