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节奏最要紧。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快,不是蛮干;稳,不是拖延。把速度建在质量上,把效率体现在结果上。快来自流程重构,稳来自制度托底,质速统一,才是高质量的执行力。让群众感受得见、指标可检验,把节奏握在手里,把成效落在心上。
急事要快,但要快得有章法。窗口期短,就要研判、处置、通报同频推进,尽快闭环。快不是跳程序,而是把必要程序并联;简不是降标准,而是把无效环节减掉。对急难事项,推行“指挥长+专班+并联审批”,做到“今天受理、当日会商、限时交账”。政务服务能即时办结的当场办、能网办的一网办、需会商的当日会,探索“小时级”时限管理。每件事都有受理号、处置表、销号单,用清单、台账、时限抓到底,用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提效率;同步开展“三日回访、一周复核”,不达标当即复盘,承诺办到、办好。
长远之事要稳,靠的是恒心和定力。战略任务、系统工程、深层改革,必须连续用力、接续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主线拎清、路径画实、里程碑立准,常态复盘、动态校准。重大项目实行“里程碑+甘特图”管理,节点验收与资金拨付、绩效评估同步挂钩;一个节点一张验收表,牵头部门、纪检监督、第三方评估“三方签字”确认。跨年度工程落实“任期目标+接续责任”,换届不断线、项目不换车、标准不降级;未完事项列入交接清单,次任接续推进,年底公示。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盯着目标走,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硬事实事,少搞“形象工程”。
节奏把握在统筹。统筹是最高效的快,平衡是最可靠的稳。能今天办的,不拖到明天;抓主业、攻重点,不做“眉毛胡子一把抓”。打破“部门墙、信息孤岛”,先把数据贯通、表单减下来、印章少跑一趟,让群众在一个窗口说清、在一张网办成。建立一本统筹台账,周推进、月会商、季评估;重大项目“周调度会+月晒榜”,跨部门问题48小时拿出联合方案。风险“红黄绿”分级管理,先定边界、再配预案、再做演练,每半年实战化演练一次,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既敢闯也不失控。
能力决定节奏,作风决定成色。把学习当常态,把调研当先手,把业务当基本功;用数据说话、用案例解题、用闭环交账。推行项目经理制和“一线工作法”,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一次到现场解题;重要任务定专人、定方法、定节点,现场会商、同步勘验、即时决策,对卡点逐个攻坚、对堵点对症下药。调研形成“问题—责任—整改—公示”四张清单,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验收拎住“标准—表单—责任人”三件套,问题不过夜、整改不过周,让好作风撑起好成效。
干工作要有鼓点,也要有韵律。该快的一刻不拖,该稳的一步不虚。把今天的难题今天拆,把长期的工程接续干,把群众的期盼按时兑付;以闭环见真章、以指标见成效、以口碑作评判,把该干的事干到位、干成事。(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