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是一面镜子,照见发展的热度,也映出干部的速度。展馆之内人潮如织,展馆之外同样灯火通明。7万多个展位、3万多家企业、24万名采购商的盛况背后,离不开一支跑在企业前面的干部队伍。正是他们,奔波在签证窗口、物流关口、展位前线,用看得见的服务、摸得着的实干,托起企业“出海梦”。以会为媒,关键在人;推动出海,关键在干。
实干,就要主动服务不打烊。为了方便海外客商参会,广州公安开设“广交会快速签证通道”,不少签证申请从过去的“三个工作日”缩短为“一小时可取证”;为了让设备顺利入馆,海关推出“提前申报+绿色放行”,佛山一家高端印刷设备企业负责人连连点赞:“以前要跑三趟,现在在手机点点就完事。”不仅“线上”“线下”都在提速,“人”也在跟着前移。深圳龙岗区一位招商干部发现企业对接困难,索性自己拉着翻译在展位上站了一整天,帮企业拦客、介绍、谈判,硬是促成3个意向订单。有人打趣说:“广交会最忙的,不仅是企业老板,还有穿着证件的干部。”
实干,还要敢于攻坚、善于协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干部既要当“跑堂的”,也要当“参谋的”。广州越秀区商务局建立“企业诉求池”,政策咨询、资金申请、退税流程等事项“半日内回应、两日内反馈”,一位做母婴用品的企业老总感慨:“我们感到不是‘一个企业在出海’,而是‘一个团队在护航’。”有的干部主动学外语、学技术,不当“传话员”,要当“谈判员”。在智慧医疗展区,有一位干部硬是靠平时自学的医械英语,帮一家初创企业与欧洲采购商沟通成功,订单金额翻了十倍。企业之所以敢走出去,是因为看见有人在背后托着走、推着走。
实干,更要形成机制、固化为常态。要用好展会平台,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让“一个电话有人接、一条信息马上回”成为标配;要完善“全流程服务链”,从“办参展手续”延伸到“落地生产合作”,从“展会三周”拓展为“服务365天”。还要在招商一线推行“赛马机制”,让干部比拼“谁对接客户多、谁解决难题快、谁促成签约实”,社会服务的人当主角、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要推动干部懂规则、熟流程、精外语,真正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同行人、护航者。
干部多跑几步,企业就能多走一程;服务再实一点,发展就能更稳一分。以会为媒,是平台;实干为要,是方法;助企扬帆出海,是目标。关键时刻看担当,关键岗位看作为——让每一次展会,都成为干部作风的展示会,成为企业出海的新起点。(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