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算好“四本账”,做好“富农人”
时间 :   2025-10-17 19: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华社消息引发广泛共鸣。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勉励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面向“三农”一线,把嘱托落在地头、落到账本,关键在把“知农爱农”细化为“会算账的爱农”,把会干活、会记账升级为会算赢,算好产业账、风险账、市场账、人才账,争做把产业做大、把农民做富的“富农人”。


把“技术账”转成“产业账”,让增产更增收。会种不等于会赚,会管不等于会赢。要把良种良法、绿色投入、数字管理,链接到分级分拣、冷链仓储、标准加工、品牌销售上,贯通“田间—车间—商间—餐桌”。县域绘好产业地图和收益模型,乡村明确主导品种、龙头主体与功能库房,项目配齐投资收益表、现金流测算、利用率红线。推广一个品种,同步测算亩均投入、损益平衡点、价格波动区间、保险兜底;新建育秧、烘干、冷库等设施,明确折旧年限、负荷率门槛、并网并链路径。技术进账本,创新进报表,效益落在口袋里。


把“风险账”做成“对冲账”,让收益更稳定。农业风险“天—地—市”叠加,必须制度化、金融化稳收益。推动天气指数险、价格险“标配化”,订单农业、期货套保“常态化”,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融资“场景化”。县域建立成本与价格月度监测账,设预警线;合作社建原料、库存、资金“三账”,设止损线;企业建“产销匹配账”,设交割线。推广“保险+期货(场外期权)”“订单+保价+质押”等组合工具,用小保险撬动大生产、用小期货守住大收益、用小数据预警大波动,让“稳”成为农业经营的基本盘。


把“市场账”做成“品牌账”,让好物卖好价。同品不同价,差在标准与品牌。推进“同品同标同质”,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统一营销”,让小农户接上大市场。电商直播要算“获客成本、复购率、履约成本”,订单农业要管“交期、规格、违约金”。通过分级分拣、冷链保鲜、预制菜开发拉长增值链,用产地认证、地理标志、追溯系统提升信任度。品牌资产持续投入,渠道毛利精细管理,把“好东西”稳定变成“好价格”。


把“人才账”嵌入“链路账”,让链主在县域。培养“会算账的爱农”,重在“教一条链”。高校课程打通“选育—种养—加工—仓配—营销—风控”全流程,毕业设计对接真实场景,做出可落地的商业计划书、风控方案、数字报表。县校协同“揭榜挂帅”,题目从产业现场来;实训从“田里看”走向“厂里算、网上跑、账上明”。干部培训把“项目策划—要素保障—投融资—招投标—绩效评估”串成闭环,明确“谁来干、怎么干、多久见效、怎么控险”。把“会干活”的培养成“会干账”,把“会记账”的锻造成“会算赢”。


算好“四本账”,干成“富农事”、育出“富农才”、走稳“富农路”。把“知农爱农”做深做实为“会算账的爱农”,把技术变效益、把风险变对冲、把市场变品牌、把人才变链主,一亩三分地也能连上大市场,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农民腰包更鼓。(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