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不是零风险工程。“洗碗越多,摔碗越多”是常识也是规律。把“零失误”当硬杠杠、把“无异议”当高标准,实质上会逼出“少洗碗、不洗碗”的消极取向,带来项目迟缓、活力不足、责任弱化的弊端。必须立起鲜明导向、优化政治生态、硬化制度执行,旗帜鲜明为“洗碗的人”撑腰,为“摔过碗的人”兜底,以制度安排解除“问责焦虑”“算法考核”的双重捆绑,促使愿洗、敢洗、善洗者脱颖而出。
立准用人导向,划清权责边界。坚持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统一,把“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嵌入岗位说明、目标责任、年度考核,做到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三清”。对依法依规、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中的合理偏差,建立“试错—容错—纠错”闭环;对踩线越界、弄虚作假、懒散推脱,严肃问责到底。释放“谁洗碗谁受益、谁不洗碗谁让位”的清晰信号,统一“想干事、能成事、不出事”的衡量尺度。
正风肃纪育生态,畅通问题直达。把敢讲真话、善提问题当作组织“免疫系统”。会议敢听不同意见,督查必列问题清单,复盘讲清得与失。对提出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谢谢提醒”,不是“以后注意”;对发现风险的,先处置风险,再区分责任;对主观过错与客观偏差,分类施策、区别处置。建立“问题直报”“首提免责”通道,对及时预警、有效止损在考核中正向加分;对迟报瞒报、掩盖问题的,严肃追责到岗到人,推动“敢说真话、善提问题”成为硬约束、成风气。
硬化制度抓落实,突出一线看实绩。把制度做“硬”、流程做“细”、台账做“实”。健全“三单一账”(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闭环台账),做到件件有主责、事事可回溯;完善容错纠错清单,明确适用情形、认定标准、办理流程,让干部“心里有数、手上有招”。树立一线导向,健全“一线考察、一线使用、一线激励”,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比拼”,让肯洗、敢洗、会洗者真正站到C位。同步抓能力建设,开展“点题式”培训与“导师制”帮带,坚持“发现问题+提出解法”,防止“只挑刺不补课、只留痕不留效”。
摔碗不可怕,无人洗碗才可怕;有问题不可怕,问题不让说、说了不解决才可怕。把摔碗当成本、把洗碗当本事,护住敢洗的人,才能端稳发展的盘、端热群众的饭。(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