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自然资源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我亲历了这片土地上自然资源管理的历史性变迁。昔日瑞昌,虽矿产丰富,却因粗放开采而“山体满目疮痍”,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变化始于深刻的变革。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净矿出让”改革,将矿山从123家缩减至39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我们坚持“边开采边治理”,投入数亿元进行矿山生态修复,让曾经的“瘌痢山”披上了绿装。如今,天嗣山公园、夫山矿山公园等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铜源剪影文化园不仅晋升为4A级景区,更让传统剪纸艺术在绿水青山间焕发生机。
看着昔日废弃矿山变身公园,长江岸线重现生机,昔日杂乱的码头被生态护坡取代,江豚不时跃出江面,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由衷感慨:新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种由灰到绿、由乱到治的蜕变,正是瑞昌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动人礼赞!(瑞昌市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王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