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我的入党故事:从辰光里的追问到田埂上的践行
时间 :   2025-09-25 17:3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蔡欣悦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日历翻到2025年9月3日,窗外牵牛花正托着淡紫的花盏绕着竹架攀援,风里裹着田垄间玉米抽穗的清香。电视上正在直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礼炮轰鸣间,我忽然想起六年前的今天——2019年9月3日,我在12号教学楼303举起右拳,对着党旗许下誓言。时光竟如此巧妙,将个人的成长刻度悄悄嵌进了民族记忆的年轮里,而那些关于“共产党员是什么”的追问,也在岁月里慢慢有了答案。


童年的夏夜总是很长。姥姥家的院子里,蚊香缭绕出青色的烟,我躺在竹席上数星星。姥姥摇着蒲扇,跟我讲“毛主席带领红军过雪山”,讲“小米加步枪打胜仗”。五岁的我仰着脸,眨着眼睛问:“姥姥,毛主席是神仙吗?怎么什么困难都能解决?”姥姥笑了,蒲扇停在空中:“不是神仙,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姥爷在一旁放下搪瓷茶杯,接过话头,“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咱们哪能有现在的好日子?”我又问:“那怎么才能成为这样的人?”蒲扇又轻轻摇起来,姥姥的声音软却郑重:“先得想着,要成为共产党员。”那时的“共产党员”,在我心里是个模糊又厉害的符号:是会飞的神仙,能一只手打鬼子,一只手种出吃不完的粮食。这个天真而庄严的想象,像一颗种子,在童年最柔软的土壤里悄悄埋下。


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蝉鸣得格外热闹。父亲叫我进书房,指着书桌最显眼的地方——摆着块红底白字的“共产党员先锋岗”标牌,边角磨得发亮,漆皮也有些褪了。“当时值守减河河堤,党员都冲在前头,这牌是那会儿发的。” 他指尖摩挲着标牌,语气郑重。“上了大学,别光想着读书,要多为别人做事。”父亲的声音很沉,“共产党员不是图名声,是要舍掉小我,心里装着大我。要是有机会,就向党组织靠拢,看看真正的党员该是什么样。”踏入大学校门,我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那以后,我督促自己变成一个“忙人”:踏实学好专业课程,竞选成为班级团支书,组织团日活动,竞选学院部门负责人,协调开展发展党员培训工作,周末去养老院做志愿者……那时的我,终于对“共产党员”有了具体的认知——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是能在别人需要时搭把手,能为集体默默付出的人。2019年9月3日,当我站在党旗前,念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词时,眼眶忽然发热。阳光洒落在胸前的党徽上,我知道,儿时的那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


真正的淬炼来得猝不及防。2022年5月,我在北京读研,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紧的时候。宿舍被划为管控区,封锁的两个多月里,空气里都带着紧张的气息。一天晚上,我刚躺下,就看到年级群里发的通知:毕业生需要从校外宿舍转回校本部,急需志愿者协助转运物资、维持秩序。那一刻几乎不需要思考,我立刻填了在线报名表。第二天清晨,穿上明黄色的志愿者马甲,戴上口罩和手套,我成了转运队伍里的一员。两公里的路程,我们往返了一趟又一趟,有个学姐拖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踉跄着上下车时,我伸手接过她的箱子,她说:“谢谢你。”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共产党员不仅是日常里的服务者,更是危难时的“逆行者”——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要第一个站出来,冲在前头。原来‘舍小我为大我’的誓言,不是悬在空中的口号,而是沉甸甸落在肩头的责任,当手套被汗水浸透、眼镜被水汽模糊时,那些在党旗下重复过无数次的字句,突然有了真实的温度与重量。


如今,我作为选调生驻村已满一年。北侯村合作社的果园,成了我心里的“牵挂地”—— 走进园子,连片的果树错落有致,枝头早已挂满果实:毛桃已有小部分褪去青涩,透着诱人的粉红晕,轻轻一碰仿佛能闻到清甜的果香;黄桃和维纳斯苹果还裹着青涩的外衣,等着秋日里的成熟蜕变。每次来,总能看到村民们围着果树打转,有的细细查看果子长势,有的忙着给果树疏枝,脸上挂着藏不住的期待与笑意。我更觉得身上的事不能怠慢,时刻记挂着和客商的合作,想让这刚熟的毛桃和后续的果子都能卖个好价钱。那些曾经关于“共产党员是什么”的追问,终于有了最踏实的答案。它不是儿时想象中的“神仙”,不是大学里的“服务者”,也不是疫情中的“志愿者”,而是所有这些身份的总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在需要的时候,从不退缩的担当。


电视里的纪念大会还在继续,长安街上礼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鲜红的党旗在风中飘扬。我想起姥姥蒲扇下的叮嘱、父亲书桌上的先锋岗标牌,想起疫情里汗湿的手套,也想起12号教学楼303那只举起的右拳。六年党龄,不长,却足够让我从一个追问“共产党员是什么”的孩子,长成一个践行“共产党员该做什么”的基层工作者。


风又吹过来,牵牛花的香气更浓了。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的入党故事,也会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继续写下去——写在每一次为村民解决难题的奔波里,写在每一次助力乡村振兴的努力里,写在每一个像9月3日这样,将个人理想与民族使命紧紧相连的日子里。(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北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蔡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