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当然要热闹,但更该有“用”。9月23日,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首届丰收节,舞台不只在台上,更在治理现场,谁能统筹、谁敢担当、谁会服务,一目了然。鼓舞《今天是个好日子》、快板《丰收之歌》、舞蹈《走进新农村》,把文化唱出来;“搓玉米接力”“蒙眼吃橘子”“搬南瓜接力赛”,把农事赛起来;浑水摸鱼、非遗糖画、顺江白酒、新鲜瓜果、生态禽蛋,把产品摆出来。现场吸引500余名群众参与,这样的热闹,才有韧性。
事情要办好,先定主心骨,党组织说了算,书记带头干。把活儿一条条写清楚,谁负责、干啥、啥时候搞定、做到啥标准,出问题谁来扛。活动前,节目、摊位、安保、交通、卫生、应急“六张清单”逐项过一遍,缺啥补啥;活动中,支部书记当总调度,干部包片到点位,问题来了“三分钟找到人、十分钟想办法”;活动后,不讲空话,看四个数,来的人多不多、大家满不满意、卖得好不好,还想不想再来。清单在前、干部在场、群众在中心,事就不跑偏。
清单立起来,下一步就是比服务。别喊口号,就看谁跑得快、办得好。同一块场地、同一张任务单,“同题作答、同台打分”,停车顺不顺、摊位堵不堵、厕所排不排队,几分钟到场、多长时间解决;商户卖得好不好、游客愿不愿回头,现场扫码说了算。每天晒红黑榜,第二天立刻改,干得好就加资源、给试点;拖后腿的限时整改,必要时换岗。赛出劲头,也赛出办法,服务就不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空话。
热闹过后要看“账单”。看什么?就看四个数。参与率,以辖区目标人群为基数,500余人到场,说明号召力在;满意度,扫码一评、当场出分;成交额,摊位POS和移动支付统一汇总,既看总盘子,也看客单价、品类占比;回头率,通过展位留联、社群复购、活动后48小时回访来核。把四个数做成“四张表”和“一张热力图”,弄清“人从哪来、哪里堵了、什么最好卖、谁想回头”。当天就复盘,第二天就调整,摊位换位、节目换时、标识加密、厕所加人。与街道日常周末集市对比,看峰谷客流差、排队时长、客单价和复购意愿有没有明显改善;与同类村级活动横向对比,看外地客占比、非遗商品转化率有没有抬头。用事实说话,让“好看”变“好卖”,让“好卖”变“长久卖”。
一场节会办下来,更要把经验固化下来。把“清单—赛马—四表—复盘”写进常态化台账,形成“谁组织、谁评估、谁整改、谁回访”的闭环;以江口街道为样板,在彭山区推开“农趣赛事+农品集市+非遗体验”的年度赛历和市场化运营,做到“场场有主题、月月有亮点、季季有数据”。庆祝不只为今天的热闹,更为明天的增收与治理升级。(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