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作风建设不止步,走好国企发展路
时间 :   2025-09-24 20:1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姚华健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人民论坛网 2025 年 9 月 11 日刊发的《让作风建设步履不停》一文,为县管国企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警钟、注入了动力。县管国企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兴衰成败。在新时代背景下,县管国企应以该文为指引,让作风建设步履不停,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县管国企肩负着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保障民生等诸多重任,其作风形象直接影响着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良好的作风能够凝聚企业内部力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反之,不良作风则会导致企业内部人心涣散,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


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县管国企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只有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应对各种风险与考验,确保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从企业发展历程来看,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因作风问题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这些教训深刻而惨痛,县管国企必须引以为戒。


二、县管国企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部分县管国企在执行上级政策文件时,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例如,在召开各类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各类表格填报等方面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实际工作效果却不佳,没有真正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2.官僚主义时有抬头。一些企业管理层与市场接轨方面存在较大的距离,深入经济市场了解不透,对市场的需求研究不够。在决策过程中,缺乏调研实践,导致决策失误频繁,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隐患未除。部分干部员工存在追求物质享受、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等,这些不良风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作风建设是软任务、虚指标,没有将其与企业的核心利益和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在思想上存在偏差,导致行动上不够积极主动。


2.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县管国企普遍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使得一些不良作风有机可乘。


3.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存在漏洞,监事会、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对干部员工的行为监督存在盲区。同时,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社会公众和舆论对县管国企的监督渠道不畅,难以对企业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压力。


三、加强县管国企作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使员工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内涵要求,增强员工参与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收集整理县管国企及其他企业因作风问题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制作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让员工从中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培育企业文化。积极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将诚信、敬业、创新、奉献等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如文化汇演、征文比赛、体育竞赛等,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堵塞制度漏洞,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完善财务审批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作风问题。


2.加强制度执行与监督。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充分发挥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干部员工履职行为、财务收支、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3.建立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各部门、各员工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加强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1.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将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严格考察干部的作风情况,对存在作风问题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防止“带病提拔”。


2.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除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外,注重对干部的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拓宽干部的视野和思路。


3.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艰苦奋斗。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员工,形成“头雁效应”,营造良好的作风建设氛围。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作风违规行为

1.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内部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监督渠道,鼓励员工对身边的作风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同时,加强与外部监管部门、媒体、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2.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3.严肃责任追究。对作风建设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绝不手软。同时,对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曝光,发挥警示作用,形成有力震慑。


县管国企要加强作风建设,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县管国企要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扎实有效的措施,让作风建设步履不停,为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积极贡献。(贵州惠昇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姚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