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色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滚,当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丰收的画卷,不仅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更是科技赋能、政策支持的成果,背后更凝聚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引领与担当。
丰收,映照着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从智能催芽提升出芽整齐度,到精准水肥系统优化稻米品质,再到无人机巡田实现高效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正在重塑传统耕种模式。各地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建“党员科技服务队”,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头授课,动员党员带头示范、推广良种良法。他们成为连接技术与农户的重要纽带,助力农业从“依赖自然”转向“智慧经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突破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建成高标准农田逾10亿亩——这些数字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注脚,也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动体现。
丰收,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政策精准落地。国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补贴发放、耕地保护、保险覆盖等方面多措并举。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政策传达与执行的关键力量,走村入户讲解文件精神,确保好政策进得了门、入得了心。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党组织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将丰收从生产成果升华为全民共享的国家庆典。在各部门协同推动下,农产品产销对接更加顺畅,农民收益稳步提升,丰收的实惠真正落到田间、装进农户的口袋。
丰收,也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越来越多地方依托农业资源,拓展农文旅融合新路径,让秋收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体验。无论是福建的稻田艺术、广西的农事研学,还是重庆的新米品鉴活动,都有基层党组织牵头策划、整合资源、对接市场,推动农业价值链向二三产业延伸。这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也增强了农民的发展信心,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产业基础。(榕江县车民街道:田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