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当好乡村“致富代言人”
时间 :   2025-09-24 18:5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严斐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围绕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拓展消费新空间等9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着力释放农产品消费潜力,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当前,农产品消费已迈入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阶段,消费者不仅关注“吃得饱”,更追求“吃得好”“有特色”。顺应这一趋势拓宽销售渠道、培育消费增长点,既是破解农产品“卖难”的关键,更是激活乡村产业活力的重要抓手。基层党员干部应主动扛起责任,在农产品形象塑造与推广中找准定位,争做乡村致富的“首创代言人”。


创新思路拓销路,党员干部要“会代言”。如何代言?“读懂产品”是关键!过去,农产品销售方式简单、售卖平台单一,不少优质土特产“酒香也怕巷子深”,缺少展示背后故事的途径。如今,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也随之开启了新的窗口,深度挖掘“好产品的好故事”成为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党员干部创新思路助力产业振兴,首要的是找准产品“内核”,从别样的角度深度挖掘农产品的“心路历程”。如传承百年石磨研磨、柴火摊制而馥郁芬芳的临沂煎饼,又如培土填沙、精播良育而形成脆甜口感的莒南花生,这些“藏在乡间的技艺”,正是农产品最大的“卖点”,更是消费者想看的“亮点”。


提升质量增流量,代言产品要“底气足”。现实中,不乏一些地方“直播一时火”而“退货投诉多”的现象,流量来了但口碑没了,徒耗消费者信任。如果说“会代言”是打开市场的“钥匙”,那么“品质优”就是留住消费者的“基石”。党员干部代言产品不仅要“顾外”更要“修内”,始终把群众利益和产品品质放在首位,在打开销路的同时树立好“诚信品牌”。要把高品质当成“最大底气”,制定专属种植标准,用二维码展示生产信息,让种苗筛选、田间管理、制成销售全流程可追溯,把“看得见的放心”摆在消费者眼前。要把好服务当成“最宽销路”,建立售后回访机制,收集消费者对农产品口感、包装、物流的意见,及时改进优化,用贴心服务减少售后差评,让好产品、好服务、好品牌的优质形象成为吸引流量的最大增量。


注入活水引活力,产业发展要“可持续”。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农民致富更不能仅靠一次性代言。党员干部代言农产品,目的不是“卖完一批货”,而是“形成一条链”。要把“单次推广”变成“短步长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富工坊牵头整合零散农户、小微作坊,统一制定种植计划、共享技术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推动产业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要注重“延链补链”,引导发展深加工,让产业链条从“田间”走向“餐桌”,带动闲置劳动力就业,形成“一业带多业”的良性循环。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队伍,开设“乡村电商专班”,引导青年回流,吸引营运人才,逐步培育一支懂产业、会营销、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代言”队伍,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当好乡村“致富代言人”,既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体现,也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务实之举。从“会代言”的思路创新,到“底气足”的品质坚守,再到“可持续”的产业布局,每一步都需要党员干部沉下身子、找准路子。期待更多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投身这场“代言行动”,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航员”、群众致富的“贴心人”,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农村,让更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坪上镇:严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