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 守护群众 “钱袋子”​
时间 :   2025-10-21 18:2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牛锦轩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村里的低保名单公示在哪?”“集体土地流转款怎么分配?” 这些看似细碎的 “小事”,实则是群众最关心的 “心头事”,更是基层廉政建设的 “关键点”。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小微权力” 虽 “微” 却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唯有织密监督之网,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守护好群众的 “钱袋子”。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但 “熟人社会” 监督难、“信息不对称” 监管弱、“流程不透明” 寻租易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村(社区)“三务” 公开流于形式,财务报表 “专业术语” 堆砌,群众看不懂、难监督;有的小微权力运行流程不规范,低保审批、危房改造等事项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这些问题看似是 “微腐败”,却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动摇基层治理根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数字化手段成为破局关键。如今,不少地方搭建 “小微权力” 监督平台,将村级事务划分为 “三资管理”“惠民补贴”“项目建设” 等类别,明确权力清单、运行流程和监督方式,群众扫码即可查询每一笔资金流向。例如,某省推行的 “阳光村务” APP,不仅实时公示村级财务收支明细,还设置 “一键举报” 功能,群众发现问题可直接反馈至纪检监察部门,实现 “群众监督 + 科技赋能” 的双重发力。这种 “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 的监督模式,既打破了信息壁垒,又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让 “微权力” 不再 “任性”。


强化小微权力监督,更需健全制度保障,压实主体责任。一方面,要细化权力清单,明确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让基层干部照单履职、依规用权;另一方面,要推动监督力量下沉,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联合乡镇纪委开展常态化督查,对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行为 “零容忍”。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院坝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倾听群众诉求,让监督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基层小微权力虽小,却连着民心、系着民生。唯有以制度为基、以科技为翼、以民意为要,持续织密监督网络,才能让基层权力在规范轨道上运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注入清廉动力。(平邑县平邑街道:牛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