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历史长河,每一代青年都在时代的画卷中留下了奋斗的印记,以蓬勃朝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征程,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新鲜血液”,更当以奋进之姿站在时代潮头,用实际行动扛起使命担当,为国家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筑牢信仰之基,把稳前行之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精神世界的“定盘星”,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内发展新挑战交织的当下,青年干部首要任务便是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避免患上“软骨病”。这需要将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终身必修课,特别是深耕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践悟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信仰的坚定绝非空洞的口号,而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自觉。在日常工作中,青年干部需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在错误思潮面前明辨是非,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面对困难挑战时,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担当作为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同时,更要注重党性修养的锤炼与道德品行的打磨,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系好从政务工的“第一粒扣子”。
深耕实践沃土,锤炼创新本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干部的成长从不是纸上谈兵的过程,而是在实践熔炉中不断淬炼的结果。新时代的征程上,青年干部当主动走出“舒适区”,积极投身基层一线这个“大课堂”——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倾听民声,在社会治理的网格中破解难题,在项目建设的工地上积累经验。唯有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真正壮筋骨、长才干。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青年干部的鲜明优势。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青年干部要敢于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识探索未知领域。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机遇与挑战,要主动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方法,将大数据等现代手段融入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当然,创新之路从非一帆风顺,遭遇挫折与失败实属常态,但正是这些经历能磨砺意志、提升能力,让青年干部在试错纠错中不断成长。
厚植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信念应当深深镌刻在每一位青年干部心中。作为人民的公仆,青年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方法。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街头巷尾,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倾听呼声、掌握实情,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需要青年干部将群众观念融入工作全过程。在决策前做好调查研究,确保方案契合群众需求;在执行中注重落地见效,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民生;在工作后善于听取反馈,通过群众的意见建议改进方法、优化作风。更要用心培养群众感情,时刻关注群众的疾苦与期盼,以“有脚阳春”的实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用真心付出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青春因担当而闪耀,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当以坚定信仰为指引,以实干创新为羽翼,以为民情怀为根基,在成长路上不断锤炼自我、提升自我。如此,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挑重担、行稳致远,让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实践中绽放最美光彩!(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秦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