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赓续抗战精神 以青春之力绘就基层新图景
时间 :   2025-09-19 20:4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菲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岁月奔流,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伟大抗战精神如不灭的火炬,在时代长河中愈发璀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扎根一线的青年,我们当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基层沃土中汲取奋进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以“矢志不渝”的信念锚定前行方向,做理想的坚定追梦者。抗战岁月里,无数先烈怀揣“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在枪林弹雨中挺身而出,在饥寒交迫中坚守到底。正是这份坚定信念,让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奋起,于黑暗中寻得光明。如今,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面对基层工作中的复杂矛盾、群众期盼的迫切目光,依然需要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我们要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从抗战历史与新时代发展实践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把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对群众福祉的牵挂,融入每一次政策宣讲、每一回矛盾调解、每一项民生实事中。唯有信念如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保持清醒,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前勇毅担当,让青春航向始终朝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以“勤学苦练”的姿态锤炼过硬本领,做实干的积极践行者。抗战的胜利,不仅是信念的胜利,更是本领的胜利。从打持久战战略的精准预判,到游击战术的灵活运用,从根据地建设的有序推进,到群众动员的广泛深入,无不体现着“在实践中学习、在斗争中成长”的智慧。新时代的基层工作,同样需要过硬的本领作支撑。无论是乡村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民生政策的落地落实,无论是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是群众诉求的高效回应,都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保持“空杯心态”,把学习作为日常习惯,既要系统掌握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也要主动学习农业技术、电商知识,弥补知识短板;更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到田间地头听民意,到项目一线解难题,到矛盾现场找方法,在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在层层历练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唯有本领过硬,才能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从容应对挑战,把“规划图”变成“实景画”。


以“心系群众”的情怀践行初心使命,做人民的忠实服务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抗战胜利最深厚的伟力。”抗战时期,地道战里有群众的智慧,支前队伍中有群众的身影,正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凝聚起战胜强敌的磅礴力量。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是抗战精神的鲜明底色,更是我们开展基层工作的根本遵循。如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多元,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有房住”到“住得舒”,从“能办事”到“好办事”,每一份期待都需要我们用心回应。我们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在拉家常中倾听诉求,在解难题中温暖人心。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推诿、不敷衍,用心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痛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发展的红利。唯有心系群众,才能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收获信任,在与群众的同心同行中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让青春价值在增进民生福祉中熠熠生辉。


八十载风雨兼程,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新时代砥砺奋进,青春力量正当其时。作为扎根一线的青年,我们当以抗战精神为笔,以基层实践为纸,用信念、本领与初心,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基层沃土中绽放新的光芒。(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人民政府:王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