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事业成败。新时代对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以忠诚之心筑牢政治根基、以担当之心扛起发展重任、以敬畏之心恪守廉洁底线,方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干部。
以“忠诚之心”铸魂,把稳政治“方向盘”。“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是融入血脉、刻入骨髓的政治基因。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一辈子为民造福,一辈子克己奉公的杨善洲,无数优秀干部用一生践行着对党忠诚的誓言。新时代的干部,更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种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行动中,在乡村振兴一线落实惠民政策时不打折扣,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面对错误思潮时敢于亮剑发声。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站稳脚跟,确保前进方向不偏、奋斗初心不变。
以“担当之心”立行,扛起发展“硬担子”。“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实干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这些都需要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然而,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躺平心态:有的怕担责不敢干,遇到问题绕道走;有的怕出错不愿干,凡事等指示、看惯例;有的能力不足不会干,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这种不作为、慢作为的作风,不仅会延误发展时机,更会损害群众信任。新时代的干部,要树立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谋事、积极干事。在产业发展中,要深入调研、找准路径,带领群众闯市场;在民生改善中,要换位思考、倾听诉求,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在矛盾化解中,要敢于直面、善于协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唯有实干破难题、以担当促发展,才能在新征程上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以“敬畏之心”修身,严守廉洁“护身符”。“廉者,政之本也”。 廉洁自律是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旦失去敬畏、突破底线,就会滑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例警示我们:有的干部因一念之差收受贿赂,最终身陷囹圄;有的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友谋私,损害群众利益;有的干部在小事小节上放松要求,逐渐酿成大错。这些教训深刻表明,干部的廉洁防线必须时刻绷紧,丝毫不能松懈。新时代的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同时,要注重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家人明事理、守规矩,以良好家风涵养清正党风政风。只有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才能永葆干部的政治本色,赢得群众的长久信赖。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广大干部要以“忠诚之心”坚定理想信念,以“担当之心”践行初心使命,以“敬畏之心”坚守廉洁底线,在各自岗位上勇挑重担、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从江县残联:吴仁善)